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135章 洞在哪边 刀光连闪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半数以上,特别不满的,少说点也不少于十分之一。

外来工中,自己有条件在公司之外租房开小灶的,就像华姗这种,只是很少一小部分,都不到百分之五。

另外还有约百分之七八左右,为了亲人能聚居,也有在外面租房子住扎的,但却在公司的饭堂用餐。

饭堂,很少有打工仔在奢望到那里享受美餐,他们绝大多数只把那里当做是补充能量的所在,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再多的问题,再大的抱怨,也没有那个心思去计较了,也懒得去管了。

饭堂,不仅是钟悬看重的人气聚集地,也是何乐收集心情感受的便利处,还是情报力交织冲撞得特别激荡的所在。

众人把饭堂不当回事,有人恨得不得了只是离不了,却又有人把饭堂当成宝。不只是何乐钟悬这种罕见罕闻的另类,还有能从中牟利的少数人。

***

有的老板,有这种观念:我是请你们来打工的,又不是请你们来吃饭的。

老板,真是老是板着脸的人吗?

老板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员工食堂的营运状况。

江仔在一家电子厂做厨师两年,两个月前跳槽到王品制衣饭堂当厨工,何乐询问他跳槽的原因。他说那厂的饭菜太差,不明真相的员工们老是骂他手艺低劣,骂他心地卑劣,他受不了。

江仔是在山城一家正规的大酒楼获得二级厨师证的,到一家只有500人的电子厂饭堂供职应该是游刃有余的。他说都怪老板太抠,采买的食材都是些最便宜最低质的,江仔再好的手艺也亮不出来。

老板限定他作一顿早餐,稀饭不能超过二十斤大米,一顿馒头最多只能用六十斤面粉。一顿干饭也不许多于一百斤大米。

江仔为了把这点粮食分够五百份,只好多加水,作出来的稀饭照得出人影,一碗稀饭碗里碗外两张嘴喝。

为了要让每个蒸出的馒头,看起来都有二两的大小,江仔也只好往面粉中尽量多灌水,尽量把面粉揉得稀软些,使得蒸出来的馒头都不能定住形,馍馍不像包子也不像,一块块扁扁的,难看得要死。

为了让米饭膨胀到最大,加的水过多,米饭太粘,打不了几份饭勺就粘得满满滴,就是拿个饭勺都坠手,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江仔就算是反复淘洗,米饭也去不了霉臭味,也还有砂子。

就更不用说菜和调料了,哪种便宜就天天吃,顿顿吃。什么人造猪红,什么渗剩饭做的米豆腐,白菜,京包菜,空心菜,白萝卜,土豆,楞是有持续一个月都没有差上一天的。

说到肉,还真的天天两餐都有,还不完全是重复的。鸡是鸡架,是被取了鸡肉,集中起来冷冻贱卖的那种;肉是捡卖剩下的半价的肥肉,熬成油糟,每锅菜加一勺两勺,就油也有了,肉也有了。

偶尔也有好肉,江仔使出出色刀功,将肉片切得其薄如纸,小如雀舌,使得每位员工能分得四五片。“当初老板就是看上我的这一手,才招收我的。”江仔自嘲地说。

到了最后,江仔实在受不了员工们的报怨,终于鼓足勇气向老板争取,甚至都愿意从自己1500元的月薪中扣出300来给员工们加点菜,老板反而拍桌子发飙:“我开厂是请他们来做事的!不是请他们来吃饭的!哪个受不了可以自己滚蛋!外面大把的人等着进来!”

帮他打工两年,江仔才终于把那位老板看透,原来他肚子里装的是这样一笼‘下水’(即猪大肠)呀!

还不等外面大把大把忍无可忍,正等着罢工闹事的员工们冲进来,江仔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