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为数众多的加工贸易企业来说,慕容轩再熟悉不过了。
几乎每年他都会带着不同的问题,数次深入这些工厂、企业做调查研究。这些星罗棋布于珠三角上的大大小小规模不一的港资、台资企业,十数年里不仅为本省经济发展带来了无数的gp,而且也为内地省份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就业。
公平公正地说,它们为本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出过汗马功劳的,但也毋庸置疑地说这些贸易加工企业也的确给珠三角地区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比如说,土地、河流、空气的污染。再比如说,利润空间的日益狭小等等。但你如果一下子就把它们“赶尽杀绝”,慕容轩自己就感到于心不忍。
且不说“赶尽杀绝”之后,那片布于珠三角各个乡镇之上的海量的厂房会出现大量的闲置。单就目睹成千上万的农民工会再次失去赖以生存的打工之地,不得不颠沛流离地卷铺盖回老家这个情景就让慕容轩唏嘘不已。
也正是怀着这个朴素的感情,慕容轩一头扎进了资料之中。他不声不响地研读着,近五十年来世界各国产业升级的得失成败的典型案例。包括美国和日本当年产业升级的具体情况和经验教训。
通过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基于美国和日本的例子,慕容轩私下里就认为,当下本省对待制造业特别是加工贸易企业的态度绝对不能头脑发热。
在纵横比较,审慎考虑中必须要结合本省自己的具体省情,总体来说应该审时度势地基于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才是市场的主体,政府再也不能给企业的发展做那些怕脑袋的决策了。作为地fagzhg府,要操心的是如何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减轻负担,创造政策条件,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至于说是否进行产业升级这件事儿,应该由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来主自行作出决定。在市场为王的环境里,企业考虑的首先会是是否能赚到钱。如果你一味地要求他转型升级,势必会企业的自身的发展,甚至会葬送掉一个优质企业的发展。
第二,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制造业和服务业并不冲突,它至少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是两条并行的铁轨,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不可能在单轨道上疾速行驶。因此,就制造业和服务业来说,并不需要政府来决定谁优谁劣。
第三,代工企业和自主创新的制造业同样不存在显著冲突,相反,整条产业链的保持,对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和就业形势,都有着明显的好处。
慕容轩的这个观点在当时来说是极不合时宜的,就连汪雨听后都一再嘱咐他千万不要在外面显摆他的这一套“奇谈怪论”,特别是不要在他们的单位里和别人说这些。
汪雨的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那个时候全省下正狂热地开动宣传机器,铺天盖地地宣传“腾笼换鸟”的好处呢!
在这种气候下就你慕容轩一个人在哪里说出另一种套路,那不成为众矢之的才怪呢!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汪雨又不是不知道所谓的“腾笼换鸟”的实际效果。
前一段时间她和还陪中央党校几位专家学者专门在东莞和佛山跑了一大圈,采访了十几家台资、港资企业的老板。这些老板们几乎都是异口同声地对省里的这个“腾笼换鸟”战略怨声载道,纷纷对专家学者们说,省里用行政命令式的搞这套所谓的“腾笼换鸟”,就是一种“卸磨杀驴”的不齿行为。
他们怎么就那么快的忘记了,当年是如何求爹爹告奶奶把我们请进来的。现在一声令下说让我们滚蛋让我们滚蛋,一点缓冲的余地都不给。
考察中地方市、镇政府官员们更是愁眉苦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