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三十六章 回回新家 (2/4)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一的生活。

他们上马可以战斗打仗,下马又能屯聚牧养,开渠屯垦。后来,他们在社的编制下逐渐由双重职责的兵农转为一心耕田的农牧民,同时形成了本族人聚居的村寨和据点。

著名的色目回回人垦区主要集中在甘肃的河西走廊与河州、宁夏各地、河南的开封、山东各地、河北各地和云南的昆明和大理等地,其中以甘肃、宁夏、青海居多。今天新疆的昌吉、阜康、吉木萨尔、伊犁河流域、喀什噶尔、和田等地也有色目回回人在屯田。

窝阔台执政的时候将3000多户色目回回工匠迁徙并且留驻在今天的河北省张家口,

将另外300多户色目回回工匠迁徙到今天的河北省阳原。这些回回色目人大多从事纺织、建筑、武器、造纸、金玉器皿、酿酒等各行各业的劳作。

色目回回人的村庄像楔子一样插进了汉人、唐兀人、吐蕃人的中间。他们和这些民族加互相了解,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就这样,几十万的色目回回人散布到全国各地,形成了元时回回遍天下的独特风景。

花剌子模布哈拉人赛典赤·赡思丁的先辈跟随蒙古军队来到东方戍边。他后来出任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率领一批花剌子模籍的军民来到宁夏屯垦。他的长子纳速拉丁后来担任了陕西平章政事。

纳速拉丁的子孙众多,分散到全国各地,形成了色目回回人的纳、速、拉、丁四大姓氏。因此,宁夏有了纳家户,长安有了剌(拉)家村,云南也有了丁家寨。

大元的统治者对各种宗教采取宽容的政策也是吸引周围民族内附的一个原因。朝廷的保护回教的礼拜寺、佛教的寺院、道教的道观,还有萨满教、基督教等,基本上不限制宗教活动和人们的生活习俗。

朝廷允许色目回回人以回回宗师作为领导组成实际上自治的社团,由朝觐过麦加的宗教人士哈吉解释回教法律。

花剌子模人的大量涌入丰富和壮大了色目回回人的群体,为以后形成的回族、东乡族、撒拉族和保安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色目回回人与其他色目人的最大区别就是信仰回教。

大批的色目回回工匠和商人居住在城市和交通要道上。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建立礼拜寺,围绕着礼拜寺而居,有自己的集市和医院,可以自由地使用本名族的语言,信仰自己的宗教,显露出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初步形成了共同的经济生活。

大蒙古国完成对东西方各国的征服,使东亚、中亚和西亚全部处在蒙古人的统治下。广袤的帝国大地上条条驿道相通,商旅往来畅通无阻。

东来的色目回回商人更加众多了。很多色目回回商人因为喜爱中原汉地的风土和物产,又享受到大元的种种优待政策,便长期定居下来。

蒙古人不擅长行政管理和理财,对汉人又不太信任,因此大量使用色目回回人,使许多的色目回回上层人物成为了大蒙古国和大元的高官显宦。据1263年的户口登记,大元的首都大都就有2953户色目回回人,其中多数是富商大贾之家。阿里和他名下的几个儿子就在其中。

后来,忽必烈的孙子阿难答承袭父职担任了安西王。他选择信仰了回教。在他的影响下,他手下的15万士兵多数皈依了回教,并且融入到了色目回回人当中,成为了新民族的重要来源。

定居在甘肃河州的阿巴斯因为年龄超过服役的规定,被批准退出了探马赤军,在河州城里做起了生意。

他的大儿子阿丹应征入伍,接替父亲继续在大元的军队中服役。小儿子哈尼则留在阿巴斯的身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