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无论如何不会让步的。
而何皇后虽然失去了何进的支持,失去了何苗的支持,失去了十常侍的支持,但刘辩乃是长子,法理在她。
“众大臣!陛下去世,举国哀悼,国不可一日无君,哀家斗胆,请百官以大局为重,先令刘辩继位,再行追悼。”何皇后道。
“不可!陛下生平最喜皇子协,多年来未立太子,便是有意让皇子协继承大统,此事,天下皆知,我儿新丧,尸骨未寒,难道尔等便要违背我儿之志吗?”董太后当仁不让,针锋相对。
“是啊,陛下喜皇子协,我们应该遵从陛下之意!”
“可是皇子辫才是长子,按祖宗礼法,应该立皇子辫才对。”
“我赞成按祖宗礼法行事!”
百官激烈的讨论着,双方都有人支持,其实大多数官员心中清楚,自己不过过过嘴瘾,真正有决定权的人,在前排。
太傅袁隗,骠骑将军董重,司徒崔烈,太尉张温,还有尚书令卢植,以及诸位九卿。
这其中,大多数人是不愿意扯进国本之争的,因为这是一场豪赌,万一输了,可是要赔光老本的。
这些人,通常是一些守制派,只要不违祖宗礼法,谁当对他来说都一样,因为他们没有押注,自然也不会失去什么。
骠骑将军董重自然是支持刘协的,而且他与张温私交不错,关键时候,要一个态度,是可以的。
“陛下之志,乃是遵循祖宗礼法,所以陛下自始至终没有做出有违礼法之事,陛下尚且不敢,我等怎能违背!”何皇后依然抓着这一点,目下也是唯一的支撑。
“荒谬!谁说我儿没有废长立幼之意,还不是尔等外戚恃强,令陛下忌惮,你身为皇后,不悉心教导刘辩,终日钻营,刘辩此等粗野之人继位,我儿死不瞑目!”董太后言之凿凿,言辞异常激烈。
她知道优势在她,而且董重已经找过袁隗,袁隗称若陛下有意废长立幼,他自然是支持陛下的,所以董太后很有把握,陛下薨逝,袁隗就算不支持,起码也不会反对吧。
而朝堂上的人都是玲珑心,袁隗不反对,他们绝对不会反对。
何皇后被董太后气得花容失色,胸口剧烈的起伏着,朝堂交锋,她已落入下风,想不到自己这个婆婆平日里与世无争,竟也有如此尖锐的一面。
董太后见何皇后不做声,心中得意,用何进之败刺激她,果然有效,是时候更进一步了,她需要朝中重臣的表态,三公九卿的表态。
“皇子协虽年幼,心智却比皇子辫高出不少,而且聪慧机敏,亦有君王风范,若其继承大统,必定能中兴大汉董重!”
说着,董太后目光扫过三公九卿。
来了来了,她要来了!
“董重,你意如何!”
董重:“臣以为太后所言极是!皇子协继位,臣定当肝脑涂地辅助之!”
董重十分合时宜的配合着。
董太后觉得还不够,必定人人皆知,董重乃是她侄儿,是绝对的自己人。
她看向袁隗,若袁隗表态,今日廷议便可结束了。
“袁太傅,哀家之意,你可有异议?”董太后问道。
董太后的问话很有技巧,不是开放式的“你是何意”,而是“可有异议”,按照两人约定,袁隗或支持,或不反对,自然是后面的选择。
百官也将目光投向袁隗身上,虽然退出了三公之位,但袁隗文臣之首的地位,朝中无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