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br/> 唉,女人最大的罪过,就是要的太多……
刘擎一声叹息,回道:“没什么事,子龙应该能处置好。”
下半日,府中开宴,将士们痛饮甚欢,刘擎喝的不多,还发现荀或没有参席,戏志才说,荀或去整囤粮食去了。
倒也是,他既是冀州刺史,又主事农务,这么多的粮草,自然要他安排收纳。
府中热闹非凡,府外更是人声鼎沸,许多人围在城墙外,吱吱喳喳说道个不停,如今邺城外,出入城门最多的,便是押送粮草的汝南民夫。
大多数人不识字,不过,好几个榜前,都有个好心人在宣讲。
“新城落成,烦参加建造的民夫,皆可分得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屋,而且,入户入籍者,还可以在冀州分到田地,养家湖口,不在话下,在冀州,只要勤动双手,便可衣食无忧,安居乐业!”
“榜上说的一点没错,我替渤海王修了三年渠,去年就分了住处了,小是小了点,但也比以前漏风的强。”有人附和道。
“还有俺,俺不仅分了房子,还娶婆娘,生了娃子呢!”
“竟有这种好事,什么人都可以入籍吗?”
“当然,老子以前可是黄巾,跟着渤海王,不用挨冻受饿,还能活得像个人!”有人臭屁的吹着牛,遂遭到大家的一致鄙夷。
感情以前就是你们害我们冀州动荡不安的!
一众汝南的民夫,听着众人谈话,暗自羡慕。
孑然一身的人想着:如果我留下来,参与劳作,不久之后,是否也能分屋分田?
或许,可能,会吧,毕竟,连黄巾军都可以。
有人壮着胆子,问了一声:“那么,哪里可以劳作呢?”
立即有人替他答了上来:“城中有募工处,随便找人一问遍知!”
众多汝南民夫不由得面面相觑,其中一些,更是跃跃欲试。
反正在哪劳作不是劳作,回到汝南,还是老样子,他们的田地,甚至房屋,都早就被豪强大族兼并完了。
与其回去,还不如在这里一试呢!
于是,有人带头,随后便趋之若鹜,一个个都回城去寻那募工处了,而且一传十,十传百,整支运粮队数万人,很快传了大半,这其中几乎半数以上都是失去田地,依附在豪强大族门下的仆役,其中甚至还有奴隶,听得这个消息,宛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黄昏时分,戏志才前来禀告,通过举榜,引导,募工处光一下午,便征得汝南民夫两千有余,而且戏志才推断,随着事件继续发酵,明后两日,可能会有更多的人。
“志才妙计!战乱之世,没有人可以抵抗温饱田舍,百姓要的并不多,大汉广袤,偏偏没有他们的立锥之地,自本王治下,要改变这种现状!”
渤海王的大志,戏志才自然是钦佩有加的,但这事做起来何其难也!
不过见识到冀州的变化之后,戏志才也越来越相信,前景可瞻!
“都是主公治下有方,若非邺城繁华至此,就算耍这些小计谋,也无甚作用,道听途说,终究是自己见识来得真切。”戏志才道。
确实如此,那容本王小小的骄傲一下。
“邺城最繁华的时候,永远在明日!传令下去,新募之人,悉数交给荀或,春季垦荒已经开始,耕地面积增加三成,今岁务必完成!”
这一目标,仅仅是冀州的。并州生产结构复杂,至于幽州,扩张还未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