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万物皆可全都要 (3/5)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眼四人,最后目光落在郭嘉身上,战术进行到最后,多半还是郭嘉扛下所有。

“奉孝所言,更具实操性,现当下,还不是大规模南下之时,与此同时,又不能什么都不做,如今冀州虽有大河防线,不过纵深与前沿皆不够,如今的兖州,本王已据两郡,不如将兖州,作为接下来的目标,取地方略,诸位多多上心!”

最终,刘擎还是给出了决断,取兖州。

陈留泰山二郡已归刘擎,东郡归董卓,而济北国归曹操,余下不过三四郡国。

方略既定,荀或接着道:“主公,兖州的话,济阴郡目下由丁原所据,兵力不少,战力不俗;而袁氏族亲袁遗占据山阳郡,虽有兵马,不足为虑;东平国王刘凯暗弱,并无保境之力,主公大军所至,必会投诚,而小小任城国,国相乃是徐璆,属袁氏附庸。”

功课做得最好的,还得是荀或啊,初略一说,就有了基本的方阵了。

丁原与袁氏貌合神离,可以用计,袁遗与徐璆是袁氏死党,非打不可,而墙头草汉室宗亲刘凯,不足为虑,暗弱一点,倒好处理一些。

像陈王这般有野心的,反倒比较头疼,同是汉室宗亲,同样能够做到保境安民,收留赈济流民,而且有更进一步的野心。

陈王过去所为,显得足够担当,可惜陈国终究是个小国,深处袁氏包围之中,怕很难独善其身,只是希望他不要忘了初心。

兖州局势,倒也不是很急,现下反而是青州那边,被黄巾搅得不得安宁,虽有曹操与陶谦在,但显然两人并不能完全掌控局势。

“青州乱局,诸位可有见解?”刘擎问道。

荀或突然望了眼沮授,旋即回道:“主公,孔融死后,青州刺史之位空置,眼下汝阳朝廷已瘫,可借机向雒阳举荐沮授为青州刺史,以公与之才,足以稳定局势。”

刘擎稍一思考,就觉得此法可行,“沮叔,以为你呢?”

沮授拱手道:“但凭主公差遣。”

那就妥了!

“三月将至,首重春耕,其次,便是幽州外扩之事,本王隐隐觉得,光靠刘虞陈宫公孙瓒,必须会如想象那般顺利,本王还要做好亲临准备,兖州之事,便仰仗诸位了。”

之所以如此安排,还是因为涉外之事,刘擎得自己拿捏轻重,刘虞还好,若让公孙瓒来办,估计就是打服为止。

毕竟外扩的目的是谋发展,而不是耀武扬威,更不是诛不诛的,而中原之事,几位幕僚处置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应该能做到得当妥帖。

议事结束之后,四幕僚退去,刘擎唤你蔡琰,开始拟定文书。

一是向董卓表达慰问,胡轸刚死,樊稠又接着战死,顺便说说赠粮之事,你的爱将徐荣,吾养之。

其二,便是举荐沮授之事,目前董卓对青州没有诉求,不出意外,应该能成么,毕竟十五万石粮草,价值大几千万钱,按刘宏的价,三公都能买了,区区刺史,不再话下。

此举,主要是对过去以及将来利益联络的一种维系。

蔡琰按照刘擎的意思写下,刘擎一阅,字迹秀丽,文采斐然。

“夫君,我想给父亲写信,告诉他胡昭先生之事,可否?”蔡琰轻提着笔,望着刘擎眨了眨眉眼,双眼灵动而晶莹,充满着期待。

刘擎怎么可能拒绝,笑道:“当然可以!写完陪本王用饭,另外,顺便问问岳父,若得闲暇,记得回邺城瞧瞧,本王为他置办了一处新宅。”

蔡琰嫣然一笑,以坐姿欠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