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郡府的基础职能,可见即便朱灵将事务权悉数交予诸葛珪,而且,从刘擎沿途见闻看出,诸葛珪的行事风格偏向保守。
三人一路聊着,回奉高县时,已是暮色降临。
朱灵设了宴,众人饮酒作乐,等喝道微醺状态时,刘擎对诸葛珪试探道:“君贡,徐州尚有黄巾作乱,家中情况可好?”
“家中尚可,徐州黄巾,大部已被陶谦清剿,若是小股黄巾,家中部曲尚能应付,只不过乱世之秋,流民遍地,日子没有以前好过了。”
“君贡说得在理,乱世之秋,实属难堪,我不懂什么治郡之道,都是主公赶鸭子上架,将我架到了这个太守之位上,多亏了君贡,泰山郡才能运转自如。”
朱灵你对运转自如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若用冀州的标准来看泰山郡,妥妥的弟中弟,生产规模。生产者人数,耕地数,生产积极性,无一达标。
“文博,此事无需多虑,沮叔如今身在青州,待理清青州乱局,泰山交由沮叔代管即可。”
朱灵大喜,道:“如此甚好,泰山百姓有福了!”
诸葛珪饮得思绪朦胧,但当谈论起公务时,酒意立即醒了三分,朝朱灵问小声道:“文博,沮叔何许人也?”
“青州刺史沮授,我等皆以叔相称,以沮叔之才,照拂泰山,绰绰有余!”朱灵一板一眼说道,对沮授信心十足。
诸葛珪心中惊叹,难怪朱灵能以如此年纪升任如此高位,原本背后不仅有渤海王,还有青州刺史。
如今的刺史之位,可不是过去那般无力,现在的刺史,职权等同州牧,乃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沮授之名,他也有所耳闻,斩杀黄巾张宝,从一县令,直升为常山太守,其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其中还任职过河内太守,河内郡饱受黑山贼之苦,后又遭遇袁绍与董卓大战于河内,然战后数月之后,河内郡竟变得井井有条,为世人称道。
至于那些黑山军,宛如人间蒸发一般,失去了踪迹,或者,他们又成了治世顺民?
诸葛珪越想,思绪便越清晰。
“若真能得沮公与照拂,那泰山郡或许会有截然不同的局面,如此,实乃泰山百姓之福。”
刘擎望着诸葛珪,看得出来,是个好官,政治也有72点,或许是因为没什么机遇吧,再者,刘擎记得,诸葛亮生父早亡,一家子都是投奔诸葛玄去的,可能诸葛珪有什么隐疾吧。
刘擎盘算着,等与诸葛珪推心置腹的相交一番,令其信任自己,等大限将至之时,也别投奔什么族叔了,投奔本王就好了。
汝妻妾儿女,吾养之。
“君贡且放宽心,本王来泰山,便是为泰山子民而来,沮授照拂,并非臆想,而是既定方略。”刘擎笑道。
诸葛珪眉眼一舒,当即举起酒觞,敬了刘擎一杯。
几人觥筹交错,难得饮到上头,通常出门在外,皆是为了征战,很难得有这般闲情逸致。
《仙木奇缘》
与诸葛珪相处的还行,故而刘擎兴致也高。
刘擎在客屋入住,虽然脑中醉意昏沉,却并未入睡,黑眼盯着黑夜,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门外有微微的鼾声传来,所料不差应该是典韦直接在门外睡着了,如今这个时节,带衣过夜已经不冷了。
刘擎在想诸葛氏,诸葛珪共育有三男两女:长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亮,幼子诸葛均,另外还有两个女儿,排行老二老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