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囤积钱粮,而百姓没有半点家底,逢灾便要闹饥荒,而士家与豪强却仓廪殷实,真打起来,竟能将西凉军都打败。”
张郃也感慨良多:“当初我也是逃荒之中,侥幸遇见主公,得主公赏识,才有今日,短短数年,如今冀州,已不再有人再饿肚子,主公真乃天人临凡也!”
“哈哈,儁乂,看不出来,你也会说主公的好话。”张辽笑道。
“文远莫要取笑,难道我过去不曾说主公好话吗?”张郃问。
“也不是不曾说,不过和奉孝与子龙一比,便相当于不曾说了,哈哈!”张辽大笑。
“唉!”张郃长叹一口气,“哪像你们,时常跟随主公。”
张郃表示,宝宝心里苦,主公都不常带我玩。
“既如此,这押运粮草之事,便由儁乂来完成好了!如此多的粮草,定然不止一趟,你可多见见主公,多说说好话,不过可也得记得替我美言美言。”
“真的?”张郃很怀疑。
“欺你做甚!”
“可我们调转职责,主公会不会怪罪?”
“嗐,你当主公是什么人,只要讲事办妥。主公不会怪罪,若是问起,你就说豪强粮草尚未催收完成,而粮草数量巨大,当亲自押运。”
“嘿嘿,还是文远有办法,就这么办,明日我便起程,先押送一趟!”张郃心情大好,笑得像个憨憨。
联军交纳赎金赎粮之事,经过多番发酵,终难免传入袁术耳中。
对此,袁术很生气!
说起来,到底是他们才算作统一阵营,怎么将钱粮都交到渤海王那去了。
他也很缺粮啊,而且都是不远千里从南阳运过来的。
国库的存粮,早被董卓霍霍的差不多了。
袁术很生气,欲讨伐那些“资敌”的士族豪强,不过他说出此事时,长史杨弘便表达出不同的看法。
“袁公,河南之地的大小士族和豪强,其积累不可小觑,万不可与之交恶,相反,交好他们,方能在雒阳站稳脚跟,若能将他们拉拢过来,得到他们的支持,袁公便无需千里运粮了。”
袁术想想,杨弘说的十分在理。
“可如何拉拢呢?”
杨弘一笑:“袁公,如今,你可是身在朝堂,即便天子不在,那令出雒阳,还有十分权威的,而且朝堂之上,先后历经何进董卓两次大乱,空缺的官位数以百计,袁公何不用之!”
袁术一听,当即觉得悟了!
“好!便依长史之言办事!”
“袁公,函谷关如今在韩遂手中,若函谷不通,则三辅隔绝,关中沃野,袁公当取之!那韩遂本就两面三刀,不如予些好处给他,将他拉拢过来,反正汝南那位,给韩遂的不过一个凉州牧,而袁公手中,却又真正能任命凉州牧的宝贝。”杨弘再度建议拉拢韩遂。
袁术一听,顿时眼睛一亮。
“对呀,他拉拢我也拉拢,区区凉州牧,本公带个宝印即可!我这便拟书加印,你亲自去见韩遂!”
“喏!”杨弘遵令。
两人办事倒是雷厉风行,两日之后,杨弘便出现在了函谷关没,站在了韩遂面前。
“杨长史,不知骠骑将军派你来,所谓何事?”
杨弘拱手一笑:“自然是天大的好事!恭喜韩州牧!”
韩遂脸色不变,老谋深算的盯着杨弘,似乎已经猜到了他的来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