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8章 洛阳诗会 周瑜倾心 (1/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明年,太祖与瑜共赴洛阳诗文会,会中诸子皆彷徨失意,意志消沉,太祖叹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都歌舞几时休,酒香熏得才人悴,直把洛阳作咸阳。”一言尽人皆愕,众皆愧之。

——《华夏春秋》·《武帝纪》

太学的学习原本是枯燥无味的,可是对于孙策则不然,有周瑜这个智慧学识都不一般的朋友在,求学日子却是多姿多彩。由于二人天资聪敏勤奋学习和不耻下问,所以虽然到太学才半年多,但两人表现可圈可点,名声和见解也在太学中流传起来。

“这洛阳诗文会本是由太学中兴起,不过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却早已是整个洛阳文人的盛会,每年盛会上都有各方才子慕名而来,我曾经也随叔父去过一次,场面甚是隆重,其中也不乏惊才艳艳之士。”周瑜不紧不慢的向孙策解释着洛阳诗文会的事。

原来每年一度的洛阳诗文会即将到来,周瑜知道孙策的诗文很好,便想要和孙策一起赴会。孙策对诗也是异常的敏感,一听有洛阳诗文会,便向周瑜连连发问。

孙策向周瑜走了两步道:“这么说,这洛阳诗文会却是全国最大的才子峰会了?”

“虽然可以这样理解,可是依然有很多前辈,官宦,雅士不愿参与,所以质量还是达不到顶峰,不过偶尔也有极其好的诗文出现。”周瑜有些遗憾的向孙策回答。

孙策看起来有些失望,本来以为无意来到东汉可以和一些家,大诗人见面,但后来想到这些人要么身在朝堂之上,要么隐居于市井之中,却是难以拜访请教。不过孙策还是决定去,因为虽说当代最好文学家不会有,可是难保有未发迹的才子游荡其中。

周瑜得知孙策要陪自己赴会也是很高兴,又继续讲了一些在洛阳诗文会上曾经发生的一些趣事逸闻。

小桥流水,假山亭阁,有诗有酒有美人。这便是孙策对着洛阳诗文会的第一印象,孙策看着周围的人,大多三五成群,有身穿锦衣的公子哥,也有一身朴素简陋的书生,但更多的还是那身穿太学服的太学生。

“近十几年的洛阳诗文会,不再由太学主办,反而是京中的一些商人或者官员公开竞投。这次据说是十常侍在幕后争来的,看这场面在这十几年中也算得上数一数二了。”周瑜看着周围的奢华的场面也不禁咂舌。

孙策看着面前所谓的“才子”却有些反感,摇摇头道:“我说如今的文学泰斗都不愿来此,看来这洛阳诗文会也是徒有其表。”

周瑜不禁苦笑道:“既来之,则安之,还是寻一处清静地吧。”说罢看了下四周却实在没有好去处。

“无妨,既然这是洛阳诗文会,恐怕也不缺少同道中人,我们随意找一处便是。”说罢孙策朝一方向走去,周瑜便也跟了上去。

等到周瑜走近之后却是看到两个青年,正是那日观棋的钟繇和董昭。

“看来,阁下也没有好去处了,想不到这洛阳诗文会今日却成了如此样子”钟繇摇头叹道,随后拿起酒杯一饮而尽,而董昭也是在一旁自酌自饮闷闷不乐,这两位远近闻名的太学生如今却如蹭酒的酒鬼一般落寞。

“如此金樽清酒,玉盘珍馐不正是千百年来读书士子所求吗?”孙策反客为主的质问道。

“读圣贤书岂是为了眼前这般浑浊之物,报效家国才是我等志向,阁下的志向小生却是难以效仿”话不投机半句多,钟繇便要起身离去,董昭却也唉声叹气。

“有此浑浊之物,恐怕也要好过饥寒交迫异国他乡吧。”孙策语气不由得加重了,因为孙策想起杜甫的遭遇,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