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行顾念到自己现在是在袁绍麾下,担心淳于琼的人发现,担心袁绍拿他发难,所以当他看到贾诩后的第一句话便是道:“来人啊,把这人赶将出去!”
贾诩冷笑道:“你赶我出去不要紧,就是怕你再也见不到杨秀了。”
阎行瞪大眼睛道:“你说什么?!杨秀现在还在人世?”当阎行杀掉董卓时,就曾想发兵去函谷关要回杨秀,却不料当晚就被金良乘虚而入占领了洛阳,函谷关也很快落入金良手里,阎行以为杨秀已经遭受大变,已经不在人世了。
贾诩拿出一件首饰,阎行一把抓了过去,仔细一看,喜不自胜地说道:“这正是我送给她的玉簪。”
阎行继而又十分警惕地瞪着贾诩道:“光凭这个死物,怎么知道杨秀尚在人世而不是被你们乱军害死?”
贾诩又拿出一封书信,递给阎行道:“你看看这是不是杨秀亲笔所写!”
阎行从贾诩手里接过那封书信,展开细细一读,字迹是杨秀的字迹,语气也是杨秀的语气,也许字迹有人会摹写,但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悱恻缠绵以及一些只有两个人知道的小秘密却不是其他人可以编造出来的,阎行相信这封书信确实是杨秀写的。
阎行看完信,心潮澎湃难平,杨秀在书信里除了表达对阎行的思念之情之外,还把王允、杨瓒、士孙瑞的连环计阴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阎行不禁回过头仔细想多日前王允、杨瓒、士孙瑞的一言一行,越想越可疑,这连环计十有是真。
最让阎行感到后怕的是,杨秀在书信中提到,杨瓒曾跟王允密议说除掉董卓执掌大权后再将阎行除掉。
阎行幡然醒悟,原来自己还以为这些世家大臣对自己一片真诚,可以依靠,没想到他们只是利用自己来铲除董卓,等除掉董卓后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利用价值又不想分权给自己,便想把自己除掉。
阎行瞬时冒出一身冷汗,若不是金良巧取洛阳把王允等人除掉,恐怕自己将来会不明不白地死在王允、杨瓒等阴谋家之手,更可怕的是这些家伙除掉自己以后肯定会给自己按一个董卓从贼的罪名,到时候自己非但是白忙活一场反而会落得千古骂名。
贾诩朗声一笑道:“阎将军,王允等人皆是世家人物。玩弄阴谋诡计是他们的强项,若是主公不巧取洛阳,任由王允等人兴风作浪。怕是董卓一死,阎将军你这有功之臣也会被他们卸磨杀驴。以此观之,阎将军你离开洛阳。乃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阎行肯定是不清楚这个典故,皱起眉头疑问道:“此乃何意?”
贾诩便把金良讲给他们这些谋士的塞翁故事分享给阎行。
阎行听罢,想起自己在洛阳城里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不禁仰天叹道:“我果然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阎行心里明白,若不是金良巧取洛阳,恐怕过不多久,他就被王允、杨瓒等人害死了,从这个角度看来。金良也算是救命恩人,阎行本来因为被金良逼出洛阳而视金良为不共戴天之仇,现在他心里对金良已经没有那么多怨恨了。
阎行轻轻收起玉簪和书信,收敛了刚才的倨傲,悄声问道:“杨秀是在洛阳吗?她现在怎样?”
贾诩点点头道:“杨秀现在住在洛阳皇宫附近,有女兵侍奉,衣食无忧。请阎将军无需多虑。”
阎行明白贾诩这句话里面隐含的用意,金良以杨秀为质,肯定要阎行答应一些条件,阎行凝视着贾诩道:“贾先生,你就开门见山地说吧。金良怎么样,才肯把杨秀放回。”
贾诩并不直接答话,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