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22章 观察者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它们的状态坍缩为一个确定值,这个值与我们在宏观世界的经验相符,所以它们击中了目标;但没有观察者的情况下,它们呈量子态,它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其位置只能用概率来描述,在这种情况下,这一排球状闪电实际上是以一团电子云的形态存在的,这是一团概率云,击中目标的位置只占很小的概率。”

“您是说,雷球打不中目标是因我们没看它?”中校难以置信地问。

“正是这样,是奇观吧?”

“这也太……唯心了。”林云迷惑地摇摇头。

“看,哲学了吧,女人迫不得已也会哲学的。”丁仪冲我使个怪眼色,然后对林云说,“别在哲学上教训我。”

“是,我没资格,要是每个人都有你那么终极的思想,那世界太可怕了。”林云耸耸肩说。

“你不会不知道一点儿量子力学原理吧。”丁仪问。

“是,我知道,还不是一点儿,但……”

“但没想到在宏观世界看到它,是吗?”

中校问:“这难道是说,如果雷球要击中目标,我们就必须自始至终看着它?”

丁仪点点头说:“或敌人看着它也行,但必须有观察者。”

“再试一次,让我们看看概率电子云是什么样子的吧!”林云兴奋起来。

丁仪摇摇头,“不可能的,量子态只在无观察者的情况下呈现,观察者一出现它就坍缩为我们的经验现实,我们永远不可能见到概率云。”

“装一台无人值守的摄像机不就行了吗?”中校说。

“摄像机也是观察者,同样会引起量子态的坍缩。这也是我让所有监视装置都关闭的原因。”

“可摄像机本身并没有意识啊。”林云说。

“看看,是我唯心还是你唯心?观察者并不需要有意识。”丁仪对林云坏笑了一下。

“这就不对了,”我觉得自己终于抓住了丁仪的一个破绽,“那照你所说,球状闪电周围的什么东西不是观察者呢?就像在摄像机的感光系统上留下自己的影像一样,球状闪电同样在空气中留下了电离痕迹,它们发出的光会对周围的植物产生影响,它们发出的声音震动地面的沙粒……周围的环境总是或多或少地留下它们的痕迹,这与摄像机摄下图像并无本质的差别。”

“是的,但观察的强度是有极大区别的,摄下影像是强观察,而地面的沙粒被震离原位只是弱观察,弱观察也能引起量子状态的坍缩,但很微小。”

“这理论玄乎得让人难以相信。”

“如果不是实验证据,真的没有人会相信它,但量子效应在上世纪初叶就在微观世界中被证实,只不过到现在我们才见到它的宏观表现……波尔要活着有多好,德布罗意要活着有多好,海森堡和狄拉克要活着有多好……”丁仪渐渐动起感情来,梦游似的来回走着,嘴里喃喃自语。

“不过爱因斯坦幸亏死了。”林云说。

我这时想起一件事:在基地进行宏电子激发的实验室,丁仪坚持要求安装了四套监视系统,我现在向他提起这件事。

“是的,这是出于安全考虑,如果所有的监视系统都失效,球状闪电就会处于量子态,那时,基地的相当大一部分都会笼罩在概率电子云之中,球状闪电可能在其中的任何位置突然出现。”

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在历史上大多数目击案例中,球状闪电都是飘忽不定,踪影神秘,常常凭空突然出现,附近并没有可以激发它的闪电。这很可能是因为当时目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