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一章:冰冻前奏与首批利剑(TAO篇) (1/2)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西伯利亚试炼:代号

“坚冰”(Permafrost-1974.11)楚科奇荒原的风似钢针,能穿透最厚实的极地防寒服。

雪地车引擎的轰鸣在死寂中显得格外莽撞。车身上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理勘探标志是蹩脚的伪装。

彼得洛维奇上校坐在副驾驶,他的副手是TAO行动组

“冰镐”小队的实际指挥官——布莱克威将军推荐的退役陆军上尉,迈克尔·索恩。

索恩是个实用主义者,经历过越战的泥潭丛林,此刻却感觉脚下这片纯白比丛林更令人心悸。

目标

“黑石”在数公里外的凹地中。望远镜里的它比档案照片更诡异,光线在其表面流动仿佛被吞噬。

雪地车在一公里外停下。

“VZD-1型真空零点探测器读数异常飙升!局部引力梯度显示0.003%误差!重复,0.003%!”小组里最年轻的物理学家,麻省理工的埃莉诺·陈博士,声音在通讯器里尖利起来。

这微小的数字在基础物理层面不啻于一场地震。

“按计划。阿尔法组外围警戒,建立抑制场发生器。贝塔组地质雷达深部扫描,动态路径标识器放置!‘寂静包’准备。”索恩的声音冷静得像西伯利亚的冻土。

所谓

“寂静包”(QuietKit)是初代模因抹消装置原型——一组携带特定认知否定算法的超小型磁带录音机,能制造局部定向声波干扰场。

推进至五百米,视觉开始扭曲,岩石似乎在不规则膨胀收缩。一个行动队员突然摘下防寒帽,指着天空喊叫雪花在向上飘。

他刚被迅速拉回施打镇静剂,放置在前方的

“动态路径标识器”(一组发射低频闪光的信标)诡异地扭曲了光路。

“接触确认!它影响的是时空曲率基础层!这石像在‘呼吸’!”陈博士的声音带上了颤音。

贝塔组的便携传感器爆发出急促警报。索恩的决策没有犹豫:“阿尔法组!启动所有‘寂静包’最大功率覆盖贝塔组区域!贝塔组,执行‘深井’协议,标号1-4点位,马上撤回!”一片低沉的嗡鸣声响起,是

“寂静包”在驱散认知干扰。爆破在石像周围精准点起,深达冻土层的特殊结构被快速挖掘成型。

“深井”即将完成封顶前,陈博士不顾命令最后冲刺到距离石像十米处,投掷出几枚高灵敏度物理参数探针——仪器在半空中诡异地悬停了半秒,才坠落并迅速被吸入深井。

特制水泥和钢铁构件的轰鸣掩盖了索恩的咒骂。

“深井”完成,厚重的合金闸门缓缓旋紧。VZD读数虽仍不稳定,但被压制在一个临界阈值之下。

行动报告用冰冷的术语记录:NSE-Alpha-001

“寒渊基石”收容成功。付出的代价是:两名贝塔组队员永久性方向感丧失(推测为时空感被强干扰),一名队员出现无法解释的间歇性时间感知错位(主观描述自己身处

“不同的季节”)。

“它只是睡着了,索恩,”归途的运输机上,彼得洛维奇灌着伏特加,目光晦暗,

“而我们要寻找更多。铁幕或许能隔开我们,但这些东西…会把所有人都串在一起。”索恩看着机翼下的冻土:“是的,上校。TAO这把刀,才刚刚出鞘。”伦敦之影:代号

“古卷”(Folio-1979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