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二百八十六章 山人之争 (3/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当然。”温以恒重重的点头,语气自豪:“隐士山人都是不世出的高人们的代指代称。人人皆是‘今朝在世不得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快意性子。”

温以恒也不由得好奇问道:“难道,在你们岐山县里,‘山人’还有另外的意思么?”

“确实……在岐山县一带,‘山人’二字的确另有含义。”苏九冬直接爽快的承认,毫无遮掩的意思。

苏九冬一开始从温以恒嘴里听到“山人”二字,心中的想法并不是很好,皆因在现代的释义上,“山人”二字早已不是这个词汇最初诞生时的纯粹。

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里曾如此形容山人的含义:“山人之名本重,如李邺侯仅得此称,不意数十年出游无籍之辈,亦谓之山人。”

但因苏九冬不能对温以恒说,自己是在现代书籍上看到有关“山人”二字的释义,所以就嫁接套到了岐山县上。

苏九冬对此十分笃定,反正温以恒也不会较真的跑回岐山县,去向当地村民询问有关“山人”二字的实情。

“愿闻其详。”温以恒不想让苏九冬与归宗山人还未见面就对彼此产生敌意,所以旨在今日为苏九冬解开对山人的成见。

苏九冬深吸了一口气,才娓娓道来自己对重返俗世的“山人”有成见的原因:

“皆因朝堂斗争逐渐扩大,最后波及了山人隐居的山林之中,以致远离俗世的高山深林也渐渐过渡成了名利场。”

“后来有不少隐士纷纷改头换面,为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风光的恢复以前锦衣玉食、高官厚禄的富贵生活,一心想以‘隐’入仕,便以‘山人’的面目再次现世……岂非沽名钓誉之辈。”

温以恒闻言,面色立刻不复刚才的轻松,甚至显露了沉重的趋势,显然是在仔细思索苏九冬话里的意思:“原来在江南道一带,山人竟是这样的意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