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229章 三国之民情 (1/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此时,荆州的战局尽管陷入了一种十分繁琐的阶段,但这也是各个统帅看的最清楚的瞬间,任何隐瞒的,潜在的势力已经全部亮出了爪牙,任何博弈的,对立的势力已经很清晰了。

接下来,在这个荆州战场上,所要看的,就是真正的军事和战术博弈了!

不出所料,陆逊将要接到诏书,这是一封为他正名的诏书。

在陆家军于长沙地段抗击吴军的第四日,陆逊于长沙以南郊野大帐亲自迎接了来自建业的宦官,待到宦官宣读诏书之时,在场吴将无不大喜过望,陆逊本人虽面无波澜,实际上内心早已波涛汹涌起来。

“大都督陆逊接旨。”

待到宣读完毕,陆逊毕恭毕敬地接下来那金灿灿的诏书。

陆逊听得很认真,甚至将这封诏书的内容刻入了脑子里,印象最深刻的倒不是他继续担任三军都督,而是命令诸葛瑾南下。

这是陆逊的当务之急,陆逊根本不想和当前的陆家军耗下去,他深知和这支军队硬拼没什么划算的,即便是全歼了也是杀敌一千,自损一千二,既然已经有了联动攻势,魏吴联手之间,也就不需要再做多余的牺牲了。

更何况,陆逊早一开始就只是把陆家军当做自己拖延的工具罢了,只不过司马懿的部署暂缓了蜀军的集结。

但,陆逊最担心的,还是诸葛瑾的决策,诸葛瑾此时已经丧失了朝廷的支持,但不代表孙权失信于他,仅仅只是手无兵权罢了,诸葛瑾的任务是先行南下进攻陆家军,消灭之,再转兵北上,向西挺进,攻击江陵东侧。

有一点使陆逊捉摸不定,那就是孙权究竟是何种想法?倘若是果真不信任诸葛瑾,直接削去兵权即可,如此举国之战,怎能以旧情而废公?

孙权作为一国之君,是不会把举国力量放在诸葛瑾身上去赌的,但他还是予以重任,也明孙权并没有对诸葛瑾有什么异样的想法。

但孙权下的命令属实离谱,一支三万饶军队,既要南下歼灭陆家军,又要西进攻打江陵,诸葛瑾是需要一支怎样的虎豹雄师才能做到这般操作?

陆逊在这个时间对孙权再一次有了不解,究竟是孙权另有所图,还是真的就是孙权无限轻敌呢?

不得而知,陆逊能确定的就是,诸葛瑾绝不会出兵,毕竟是在官场上明争暗斗了几十年的经验丰富者,诸葛瑾在这个时候听旨,那就是瓦解自己最后的希望。

诸葛瑾不会做的。

午时。

陆逊还在等候着各方的消息,但令他颇为不悦的是,在这个时候,荆州战场似乎沉寂了一般,司马师领兵南进至长板桥以南时,骤然停下了行军,在葫芦谷口处安营扎寨,作观望之状。

不仅如此,诸葛瑾确实毫无动静,没有给陆逊一丝丝希望,整整一个上午,诸葛瑾都没有任何举措。

于是战局就僵了,陆逊在等魏军进攻江陵,自己便可以回师零陵,但魏军停下了,他在等诸葛瑾进攻陆家军,排除自己唯一的后患,但诸葛瑾也没动。

隐隐间,陆逊还是体会到了一种失道寡助的感觉。

但他必须要考虑的是,陆家军这个问题必须解决,指望诸葛瑾,显然不可能,但自己去做未免太...

陆逊无可奈何,先是修书一封,吩咐亲信赶往建业禀明孙权,一方面,孙权亲手写了一封信给诸葛瑾,其意希望他出兵进攻陆家军。

临近傍晚,诸葛瑾于帐中接到了陆逊的书信。

“父亲,是大都督写来的...”诸葛恪向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