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台卷 四十二、 (3/3)
换源: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现今的地位,已经不是上次可比。
上次虽是官准立擂,但也仅是六扇门神捕提议,本地知县同意,连更上一层的知府也是佯装不知,任其发展。若是发展的好,便是他管理有方;若是发展不好,便是知县欺上瞒下任意妄为。
但这次不同了,这次可是有圣旨的。也就是说,只要在擂台上表现的好,很有可能就被皇帝看重,选到宫中当侍卫,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当然,这只是一些人的幻想。可就算是皇帝看不到,被知县看中了,到衙门里谋个差事,也比他们走江湖饱一餐饿一顿的强。
因为有了圣旨,周边的官员也重视起来,都想把擂台搬到他们县去。
到后来,就是出钱,看哪个县出钱最多来建设擂台,擂台就搬到哪个县去举行。
最终,由福善县拿下举办权。当然,这钱由福善县的百姓、乡绅、富商出,衙门里一文钱没出,不仅没出,反而入了不少进项。
这擂台因平安而出名,皇帝的圣旨里面也这样称呼,所以二次迁移重建后依然叫平安擂,但地址早已改了。可因为名字不变,导致绝大多数人误会,还以为擂台在原址重建,所以纷纷住在平安镇。
但事实上,从平安镇出发,要走一倍的路。
终于来到擂台前的广场,这里早已人山人海。
擂台就在广场正中央,约半人高,以巨石彻成。擂台四角各有一个阶梯,阶梯为四层,长三尺。四个台阶前各立了一根杆子,以绳子围成一个安全区。
当然,这是对君子不对小人,你真要是绕过安全绳去看,也没人拦你。反正那些围绳子的人都知道,一旦那些高手打得狂性大发,到底哪里安全也不知道。
不过到现在为止,所有人都站在安全绳后面。
但原因却不是这些百姓素质非常好,而是前次擂台倒塌没多久,各种惨状还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