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东地中海之梦 第55章 大学在对岸 (2/4)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博斯布鲁斯海峡的东岸。

此时的拜占庭,还是一座希腊人建设的小小城池,既无法和后来的军事谈低保相提并论,更无法与21世纪的伊斯坦布尔一定要高低,因此,博斯普鲁斯海峡东岸的那块地皮,依然在荒凉当中悠哉悠哉的吸吮着大自然的恩惠。

但狄青却看上了这块地皮。

首先他远离组织混乱的希腊城池,不需要担心,防守的时候内部出现混乱其次,虽然他同样位于四战之地,但旁边有负数的拜占庭在那里,恐怕没有哪家盗匪会愚蠢的攻击这里,至于针对学校发起的进攻,无论学校在哪都必须面对,这也是李宁为什么想把学校打造成军营的原因之一。

因此这块地皮对于学生们来说,无异于是闹中取静的绝佳选址。

其实。在大学这种东西发展的初期,很多学术中心都位于一些偏僻的小城或者城市的偏僻角落里,只有在一些后来崛起的国度里,比如德国,美国,中国大学才会被塞进大城市里。

历史上第1座拥有明确记载的大学位于意大利小城博罗尼亚,那里有一支同名的意甲球队,否则这座城市的知名度恐怕会更低。

但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这样的招牌,就不会让你在城市的问题上较真,只会怀疑他是不是专门为了培养老师而诞生的地方。

至于北京大学则更加不需要在这方面进行争论,毫无疑问的政治中心高等学府。比起用人民命名的红宝大学来说,不知明显了多少倍。

至于莱比西大学这样历史悠久德大学虽然位于德国,但其实和布鲁尼亚大学一样位于一些不起眼的小城市,当然来比西称之为小城市,实际上是有些过分的,但比起1810年10月正式开学的柏林大学来说,莱比西所坐落的位置确实是一个小城市。

总体来讲,有学问的人总喜欢呆在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这样避免争论,可以专心修学,当然,他们早晚也得踏入名利场,不过那个时候的他们或许将会准备得更加充分,也同样会用更加完善的学术体系为人类的智慧宝塔,奉上属于他的一块砖。

李宁知道善于争辩的希腊人,虽然在质疑当中互相推动着发现了许多科学道理,但是他们缺少严谨而又冷静的思考,因此并没有触及宇宙的真谛,以至于亚里士多德有很多惊人的论断,都在后来遭到严酷的挑战。

所以他在得知嫡亲的选择之后,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就批准了。

有趣的是亚历山大在这方面几乎没有挑剔的意思,当他得知李宁的用意之后,几乎是立刻同意筹资兴办这所学校,甚至愿意将马其顿所有的青年贵族都一股脑的塞进这座学校里进行教育,同时他也认为马其顿本土似乎也应该创作办这样的一所学校,毕竟这位仁兄的老师正是钱文刚刚讽刺过的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早年间曾经在马其顿宫廷当中服役,他是腓力二世不可多得的助手之一,当然这是以其才华而非信任而论的。

因为有这层关系的存在,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学园进修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回到了马其顿宫廷当中,成为了亚历山大的老师。

说起这段经历,就不得不提倡大名鼎鼎的柏拉图学员,他是柏拉图所创建,并拥有着后来人尽皆知的经典格言: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

亚历山大很希望这所位于拜占庭对岸的学校也采纳这样的入学标准,但李宁果断的拒绝了国王的建议,并且用他从宋朝贩卖而来的纸张,为国王的几个弟弟,编写了一套入学考试试题。

虽然这一套试题用希腊语写成,并不存在语言方面的障碍。但亚里士多德显然没有将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