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我们不写们只是网络文字搬运工。-上一章:第二百七十一章 柳奭拉拢淳风推背
热门眼看着成亲之日一天天临近 李明达也是心中欢喜不已 如今一切准备就绪 礼部和鸿胪寺以及有司尽数准备齐全 就等着吉日來临
徐真与李明达虽然见面次数不多 但二人心有灵犀 谓小别胜新婚 别有一番情趣 不足为外人道也
眼看大日子就要來临 一个噩耗却猝然而至
濮王李泰郁郁而薨
经历了这么多事情 李泰终于看透了权势与人世 当太宗皇帝命徐真前往均州接他之时 他选择了拒绝 从那一刻起 他的生命就再与朝堂无关
本该安享余生的他 却最终还是郁郁而终 他不是惋惜于自己丢了皇位 也不是因为自己丢了富贵 他是因为自己迷失在了人生迷雾之中 再也寻找不到父亲的踪迹
在人生的最后两年里 他每每想起自己的父亲和母亲 想起兄弟姐妹 然而他只能龟缩在郧乡 连探视自己的亲人都做不到
年仅三十二岁的他死了 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李治对李泰早已沒有了戒心 继位之后还对李泰多有赏赐 如今自己身为人父 才更深刻体会到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恩与爱
他悲痛万分 诏令有司以大唐皇朝最高丧葬规格“诏葬”之形式 为这位哥哥举哀 追赠其为太尉、雍州牧 并为之辍朝 非但如此 他还下令“班剑卌人 羽葆鼓吹 赙物三千段 米粟三千石 赐东园秘器 葬事官给 务从优厚” 又特意请了法藏禅师來为哥哥的往生祈福 下一章节已更新
因为李泰的死 徐真与李明达的婚礼也就只能延后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徐真与李明达早已私定了终生 所缺者不过一名分耳 是故二人也不急 徐真的工程也已经到了最为紧要的阶段 他需要不断寻找各种借口 往太乙山上跑
兵部衙门的人常常不见徐真人影 不过徐真将职权都分摊了下去 这些老官僚颇有为官之才能 又沒有了顶头上司的压迫 反而大展手脚 诸多事务处置得有声有色
早先崔敦礼为兵部尚书之时 依仗着崔氏的强大后台 又有慕容寒竹在圣上身边 是故他也变得极为跋扈 对兵部衙门的官员动辄叱责为难 诸多同僚噤若寒蝉 整个兵部几乎成了一言堂
如今 崔敦礼到政事堂却坐了冷板凳 而徐真则完全信任兵部这帮老官员 倒是让他们得到了施展个人才华的机会 谓皆大欢喜
然而崔敦礼恨透了徐真 他在兵部还是有些亲信的 见得徐真有失职之嫌 崔敦礼先是借助崔氏的势力 将崔义玄等一干崔氏子弟调入了兵部 而后又授意言官们 开始弹劾徐真玩忽职守 怠慢公务
慕容寒竹虽然恨不得徐真早死 如今濮王李泰刚刚离世 李治就算并未如同想象之中那般的伤心 为了展现一代仁爱之君的风范 就算装也要装悲伤好长一段时间 所以慕容寒竹也很识趣地沒有拿朝政去烦恼李治
崔敦礼对徐真恨之入骨 并未提前支会慕容寒竹 就擅作主张 召集了崔氏掌控的言官 开始上表弹劾徐真
李治刚刚恢复上朝 心里正烦闷 对朝议也是兴致缺缺 连长孙无忌都变得非常的柔和 对李治多有安慰之意
正打算草草散朝 崔敦礼却使劲地递眼色 那些御史台的言官们开始出列弹劾徐真
唐初规定 对五品以上官员犯法须弹劾者 御史言于大夫 大事奏弹 小事署名;凡事非御史大夫、中丞所劾 而合弹奏者 则具其事为状、大夫、中丞押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