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为了逐利。那些黑心的药材商人对仁和堂低廉的药价恨之入骨,但云家在天启王朝的地位可以说是难以撼动,他们也无计可施。
云泽宇是云家家主嫡次子的嫡长孙,继承家业跟他没什么关系,他一门心思都扑在了悬壶济世上。
陆金瑶当然不会拒绝,两个人定了日子,陆金瑶就起身告辞。
冰清水她没打算在仁和堂出售,这东西就跟芦荟胶一样,应该放在洗化用品里。
而关于洗化用品,陆金瑶也已经有了大致的方案,不过最近太忙,没时间实施。
离开了仁和堂,陆金瑶就直奔王家老店。
不过她今天运气不太好,没有买到扒鸡,只能满腹郁闷的回家去。
一进院门,陆金瑶就听见屋里传来欢乐的笑声。
今天有人来串门吗?陆金瑶心中疑惑,推门进屋:“娘,我回来了。”
“大妹妹回来了!”一个清亮的声音响起。
陆金瑶抬头望去,就看见一个唇红齿白、眉清目秀,满身书卷气息的男孩两眼放光的盯着自己。
瞧他的眉眼,有五分随了连素素,五分随了陆炳文。
很明显,这就是被称为“神童”的陆博明。不过他小小年纪就成了童生
“哥哥。”陆金瑶脆生生的叫了一声,把男孩乐得眉开眼笑。
“大妹妹也比以前漂亮多了。”
真是个小大人,陆金瑶在心里吐槽,突然发现连素素眼睛红红的,奇怪道:“娘,您怎么了?”
连素素欣慰的看了关心自己的女儿一眼,随后目光落在了陆博明的身上:“你大哥中了案首。”
……神童啊!
案首,即是院试的第一名。
天启王朝的科举制度沿袭前朝,却又有一些不同,主要体现在考试时间上。
院试时间在每年的七月,通过者便是秀才,又称生员,有各种特权。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
考中秀才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天启王朝规定,生员名额有定数,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
在文风盛藻地方,可能有数千童生参加院试,经过学政和大宗师考核,争这几十个秀才名额中的缺额,竞争可谓非常激烈。
因为如果没有高中、被革去功名、亡故等产生的秀才缺额,每个县就这么点有功名的读书人,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陆暖眼高于顶,因为每个县顶多也就有那几个秀才。
而现在,陆博明中了案首!
他在曲阜读书,参加的是兖州府的院试。那里的竞争是莱州府的十倍,神童果然名不虚传。眼看要到八月十五,加上又有好消息,陆博明便回家来过中秋团圆节。
陆金瑶正在高兴,忽听屋外有人高声道:“娘!大哥,大嫂,我回来了!”
------题外话------
=。=正好也快过八月十五了,文文也写到八月十五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