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是有点离谱!”
郭大勇呵呵笑道:“关将军不相信姜城山庄是郭子发迹的地方?那郭子就给你说说详情吧!”
郭大勇说着振振精神道:“郭大勇的家在积石原上的郭家寨!”
郭大勇说了一句,便就看向关锦璘道:“哦对了,关将军也是积石原的人,家在官家庄是不是?”
郭大勇说着清清嗓音道:“官家庄哪来姓关的?后来才知关将军对关学崇尊,把关和官通用;关字叫起来顺溜,便就这么叫了!”
关锦璘嬉笑着点点头:“郭团长继续说下去!”
郭大勇喀了喀喉咙眼的积沫道:“郭子十三岁时个头已经长到190公分,在家中吃不饱肚子;同村的蒲二叔就把郭子带到姜城山庄这个地方来了*城山庄在渭河南岸,那时候河上没有桥,我们是坐小木船过的河!”
郭大勇说着顿了一下接着道:“蒲二大叔把郭子带到姜城山庄干么——伐木头呗!”
荆天明听郭大勇说到伐木头,便就讪笑一声道:“郭大哥大哥吹牛了吧?你十三四岁就能伐木头?!”
郭大勇笑道:“给你说你也不相信!我十三四岁个头长得比一般人都高,而蒲二叔也有201公分的身高;我们两人伐木、扛木头总是走在前面;一人扛一根原木下到山下后能领一个2两大的白面馍馍;我一天扛十几根原木,能领十几个白面馍馍;因之才不饿肚子!”
“看来人长得太高也是个累赘,就像郭大哥,一天到晚都是猫吃糨子挖抓嘴!”荆天明不无揶揄地说着:“伐木、扛木头那么重的活,对郭大哥来说只是为了混饱肚子,真是太奇葩!”
郭大勇长叹一声:“那当然啊,说个不好听的话,那时候郭子几乎天天饿肚子,自从扛了木头累是累了点,可是肚子不是那么饿了;还真要感激蒲二大叔。其实蒲二大叔也是为吃个饱肚子才上姜城山庄扛木头的!”
关锦璘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民族近一个世纪来一直为肚子而奋斗,可在欧美国家就不一样;人家早把温饱问题解决了x某之所以上英伦半岛留学,就是想解决国民的吃饭穿衣问题;可许子一侵略,种植高产棉花、高产粮食的计划就得搁浅!”
郭大勇道:“关将军没说错,积石原的老百姓成年累月饿肚子,都是因为粮食产量太低,一亩小麦只能打七八十斤粮食;我们家3亩良田,两料子的产量加在一起也就四五百斤,还不够郭大勇一人吃啊!”
郭大勇说着定定神儿道:“郭大勇扛木头的地方之所以能吃饱肚子,因为那是一个部队的伐木场;从那以后郭子才知道部队能吃饱肚子x来后给我爹一说,我爹便对我说,勇子你的出路只有一条——当兵!别人视当兵为洪水猛兽,但对你却是福气,起码能吃个饱肚子;如果能升官发财,那就是祖宗有灵喽!因此上,郭大勇在15岁那年就主动上县兵役科去找秦世雄秦大叔要求当兵;秦大叔一开始还说我脑子进水了,后来知道我是为肚子的事情,便把郭子介绍到孙将军那里;郭子才一步步做了团长x将军您说姜城山庄是不是郭子发迹的地方!”
关将军讪笑一声:“郭团长这么一讲,姜城山庄还真和你发迹有关联啊!”
郭大勇呵呵笑道:“在姜城山庄扛木头那些日子里,郭子和蒲二叔晚上就睡二王庙里!二王庙里的大王是吴玠,二王是吴璘;当地老百姓称呼他们是二王;之所以称呼他们是二王,是因为二王曾经在距离姜城山庄不远的大散关抗击过金兵;杀得金兵元帅金兀术10万人马丢甲撂盔,保住了南宋半壁江山得以延续,才使中华文明的香火没有泯灭!”
郭大勇说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