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续集111——120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他挣钱怎样辛苦。

按他的逻辑,老师违心恭维他才算对得起他交的学费。

另外,当年他认为除了鲁迅的作品,都不是文学,所以他的“作品”其实就是对鲁迅不成功的模仿,却又像他就是鲁迅一样目空一切。二十一世纪还在写什么反对包办婚姻争取恋爱自由的主题。

当年,他跑到我打工的生物工程技术开发公司来玩,和我公司的科技高管争论什么是高科技。他也是首先说:“你不懂!”

那高管是高工,退休来公司前又是省科委科技处处长,有知识有涵养,就请教他:“生物工程技术不是高科技,那你说什么是高科技呢?”他竟理直气壮地答道:“仿瓷涂料。”

他常常在单位舌战群雄,被称为“博士”——其实人们给他取这个绰号乃是取敝乡土话谐音——“不是”,什么也不是。

他的辅导老师看了他的作业,给他回信,也认为他“不是”,所以北京和敝乡人士对他评价惊人的巧合让他怒火中烧。

他老师在信中说:

“也许你又要说,你这里有高深的思想,那里有高明的技巧,可是,据我看来,什么也不是。你尚未入门,应该虚心学习。”

其实,他连初小也读不毕业,却经常说他的学历为高小毕业,可见他内心其实自卑。

117.恍若隔世

有一个不爱出门的老年人,一天去县城办事,忽然想去看看东门外的盐关码头和河滩。

30年前他常常从河滩步行回他居住的小镇去,那是一条捷径。

他按照记忆先穿过东街。

东街面目全非,早已不是民居矮小、行人寥寥的背街。

耸入天空的高楼密密麻麻在街道两边一字排开,一个又一个小区,商店连着商店。宽阔的农贸市场人来人往,里里外外摊点密布,飘动着鱼、肉的腥气。

他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往前走,随时提防着来往的自行车、摩托车、小车、货车。

现在的车辆真是太多太多,当年这东街只是偶尔一辆自行车通过!

他感觉走了好久,却找不到东门口那大石砌的拱形门——那拱形门外就是通往盐关码头的石板路小街,所以这东门又称“水东门”。

他不知道东门已被拆除,北门、西门、南门也和东门一样被拆除,那些城门洞已不复存在。

他远远望见对面耸立着一座崭新的豪华城楼——诸葛亮在上面演《空城计》那种。

他想起川剧《空城计》里诸葛亮唱道:“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他又想起川剧团已经关门了,不再演戏了。

对面那崭新城楼前面是一条宽阔得超出他想象的大街。大街车水马龙,两旁高楼林立。

楼房和街道都是豪华的西洋的样式。

人行道也很宽,屹立着豪华的街灯。

这让他想起传说中和电影里的上海外滩——他不知道现在县城的人们就是用“外滩”称呼这里。

这条漫长的豪华的大街的正式名称是“滨江路”。

过去那些狭窄的石板街和低矮的民居、石板街尽头下到河滩的陡峭的石梯都消失了,它们被一带带人工培植的宽阔草地和彩色颗粒铺就的供人散步的小径掩埋。那一步步向河边倾斜的宽广的草地用坡度埋葬了昔日的陡峭,草地代替了石梯和河滩,人工培植的整整齐齐的草代替了昔日河滩上那些光滑的鹅卵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