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148.初中消失!
叶枝他们出现在镇中学我母校大门外。
叶枝,初66级4班学生,我校著名细腰美女。当年拼命打乒乓球、跑100米、跳舞唱歌,全校谁都知道。现在老同学们叫她叶子楣,她也并不生气。
这里现在是大门,过去是后门,门外到处是田野,有一条活泼流淌的小溪,岸边长着竹林。右手是一个砖窑,我们经常在那里劳动。
现在,小镇扩张,和学校连为一体,小溪和砖窑消失。
校门出来那条泥路现在是一条通往365国道的水泥路,汽车、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学生、农民、居民、来来往往,永不间断。路边是两家开发商修的商品房,有着时尚的名称:追梦名邸、四季春城。
四季花那个城呦,绿化带与整齐的花圃,不见当年野草野花!
还有许许多多店铺与饭馆,门面花花绿绿,都是针对我母校的学生。
当年我们唯一仰仗的是伙食团,小镇离学校非常遥远。并且无论富裕还是贫穷人家的子弟,都没有进餐馆的习惯。那时的钱,是以“分”来计算的。
叶枝们渐渐接近了大门,一看就是开同学会。三五成群,脸上兴奋,抢着说话,东指西指。
同学会同学会,整散一对是一对。
我们1班是从来不开同学会的,3班也不开,2班和4班年年开。2班官多,富人多,3班是农民子弟班。
咱们1班最优秀!不吹牛,纪律、学习、我们的班主任和各科老师,都是全校最优秀的,只是体育干不过4班,文艺表演与他们旗鼓相当。而他们的导演是大学里的文艺尖子的随班老师——副班主任;而我们班的导演是许慧同学——大马电站职工女儿,都江堰来的,说成都话。
不知道我班为什么不开同学会,也许是我们班集中了学习尖子,这种人情商往往很低,不喜欢社会活动,也许是运动中两派对立太尖锐,伤了感情。
但两派对班主任老师管得太严都是印象深刻。
——那天我是正好路过母校门口。
4班的同学发现我,就把相机塞给我,我只好随着他们走进母校。
远远望见那个熟悉的打钟台,大家都从喉咙深处发出欢呼赞叹的声音。
记得打钟台四周是石栏杆,在一棵树冠庞大的桂圆树上挂着一口大钟,虽然有电铃已经很久,但在停电的日子继续发挥作用。负责打钟的工人我们老师吩咐叫他王工友。
桂圆树下是几个石桌,石桌旁有石凳,周围是矮矮的石栏杆,这儿好像永远吹着微微的风。
母校的一切都变了样——除了这个钟台和校长曾经居住的小院,还有在这楼房席卷大地的时代奇迹般保留下来的我们四个班的瓦顶平房教室。
打钟台上那棵桂圆树似乎一直这样地枝叶茂盛,树干黄得安详,树叶绿得发亮,且几十年来并不见有明显的长大,仿佛一直等待我们的归来。校园内桂圆树很多,记得语文老师讲《荔枝图序》那一课,由于没有荔枝树,就把我们带到桂圆树下,讲什么是“树形团团如帷盖”。
钟台后面就是当年我们四个班的教室,呈扁长的“田”字,旁边墙上曾由美术老师贴出我和一些同学的素描,教室后面是我办的板报。由于过去的前门成了现在的后门,所以从那时看来,我们的这四间教室是在钟台的前面。
操场左边高高的银杏树和女贞树,这些树后面的一溜洋房:理化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小会堂、各科老师的办公室、小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