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
张辽看看公孙度那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顿时气不打一处来,霍然起身喝道:“公孙度,你不要装傻充愣,莫非真以为将不敢杀你不成?军师慈悲,愿意给你们公孙家留一条生路,若是不懂珍惜,你那几个儿孙可就连最后一点活路都没有了。”
公孙度毕竟年纪大了,早已经没有了当初那样的雄心壮志,最担心的就是儿孙的安危,如今听说能够饶过自己一家老小性命,不禁有些动容。他张了张嘴,想要问问荀彧到底是如何打算的,但是最终还是沉默了。
见到公孙度的态度终于有了一些转变,荀彧决定主动出击趁热打铁的说道:“公孙太守,你儿公孙康如今在西安平纠部曲,准备抵抗我冀州大军的进攻。可是他如今所恃者不过是区区一个乐浪郡和半个辽东,如何能与我河北四州数十万大军相抗衡?”
公孙度自然知道辽东被打开之后,如今已经无险可守,面对同样对辽东十分熟悉的乌桓大军,公孙康根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乐浪郡毗邻三韩,是辽东最苦寒之所在,不但人口稀少而且物产也十分贫瘠,根无力支撑辽东军的反击,败亡是迟早的事情。
长叹一声,公孙度终于开口说道:“既然军师已经胸有成竹,又何必与我多唇舌?想必别有所图,还请军师不吝赐教,度一定竭力配合便是。”
“如此甚好!”荀彧见公孙度如此合作,自然心情愉悦,当毫不迟疑的说道:“听闻太守与高句丽常有来往,就请康公以乐浪之地作为诱饵,诱使高句丽出兵辽东,届时我冀州大军一到,趁机剿灭高句丽的精锐,进而取高句丽境。”
荀衍刚刚从韩枫取消“士农工商”的构思中清醒过来,就听到荀彧要谋取高句丽的大计,顿时惊道:“文若竟要谋夺高句丽?岂不知高句丽一向为我大汉藩属,宗主之国对藩属刀兵相加,岂不有失我大汉天威?”
“大将军欲为大汉开疆拓土,正是扬我大汉军威之举,兄长岂不知耶?”荀彧满面笑容的说道:“不知公孙太守以为如何?”
公孙度此时反抗的心思已经淡了,自然对此毫无异议:“文若先生此计甚妙,只是我辽东一向与高句丽不合,时常还会爆发冲突,只怕他们不肯施以援手啊!”
荀彧满脸自信的说道:“太守放心,那高句丽并不知晓我冀州军介入了辽东的战争,康公只须说是乌桓人偷袭便可。高句丽人一向自视甚高,又有割让乐浪郡的诱惑,相信他们不得不上当。”
公孙度这才拜服道:“先生果然妙计,无怪乎能令大将军倚为左右手,老朽这就作一封令我那犬依计行事。听闻大将军身边有一支精锐亲卫,我那次孙公孙晃自幼勇武,若是能得大将军不弃……”
“公孙太守放心,若是此番康公立大功,彧作保将晃小公送入大将军的亲卫精骑之中。”荀彧拍着胸脯保证道:“还有太守和康公,虽然不能留在辽东为官,但是到了冀州,大将军也不会亏待功臣。”
“多谢文若先生,多谢文远将军。”公孙度急忙连连称谢,然后才在亲卫的押送,退了出去。
待公孙度离开之后,荀彧这才从怀中取出一份将令,宣读道:“奉大将军令,敕封张辽为征北将军权处置北疆之事,荀衍为高句丽太守,协助征北将军处置高句丽郡政事。这可是为大汉开疆拓土之盛举,请兄长莫要推辞。”
“这……”荀衍十分犹豫,他有心不为韩枫效力,可是这开疆拓土扬名青史,是每一个士人最大的梦想,实在令他难以拒绝。
“兄长,这高句丽郡乃是大汉之疆域,非是大将军一人所有,还请兄长暂且放私怨,为国镇守边疆。”荀彧适时的在一旁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