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六十八章 黑海索契 (2/4)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百年海军、千年航天军。”圣灵诉说着建立军队的艰难。“我们希斯特帝国当初突破第三宇宙速度前往另一个星球还用了一千零五年。”

“东方的信仰是无为教,西方的信仰是基督教,我还是认为无为教好管理。”圣灵的儿子弥赛亚说。

无为教是在明朝中期突然兴起的一个本土宗教,其前身是东汉时期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建立的天师道,又被称为五斗米教或五斗米道。

灵帝中平元年(184年)七月,五斗米道首领——张修在巴郡率众起义,攻占汉中部分地区,以配合东方太平道策动的黄巾军大起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益州牧刘焉委张修为别部司马,又委张鲁为督义司马,兵合一处,攻打汉中太守苏固。张修杀苏固,张鲁又杀张修,吞并其部众。刘焉死,其子刘璋继位,以张鲁不听调遣,尽杀鲁母家室,鲁遂据汉中自立。东汉王朝因忙于在东方剿杀黄巾余部,无力西讨,乃采取怀柔策略,委张鲁为镇南中郎将,领汉宁太守。于是,张鲁借机在巴、汉地区推行正一道,并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

张鲁号称“师君”,为天师道道最高首领,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初入道者称“道民”;入道已久,并信道入精深则任“祭酒”,各领部众,领众多者称“治头大祭酒”。张鲁以“治”为管理单位,在其统治区域内,设有二十四治。各治不置长吏,以祭酒管理行政、军事、宗教等事项。祭酒则为一治道民之本师,并要定期聚会参访。

张鲁以《老子道德经》为正一道主要经典,他教育道徒要互助互爱,“诚信不欺诈”。道徒有病,则“自首其过”。为此,设立“靖庐”,作病人思过修善之所。又设“祭酒”,主要为病人请祷。对犯法之人,不随便处罚,“三原然后乃行刑”,比孔子的“不二过”要宽容得多。他还命人在境内大路边建立“义舍”,教人们不要蓄积私财,多余的米肉交义舍,以供过往之人食用。不过,只能“量腹取足”,不可多吃多占,“若过多,鬼辄病之”。此外,他还实行禁酒等利民措施。因此,深受境内各族人民的欢迎,使汉中成为下层民众心中的一方乐土,仅关西民众从子午谷投奔汉中的就有数万家。在当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情势下,张鲁以五斗米道据险自治20多年,在政治、思想、军事等方面实践着农民阶级渴望的理想王国,这在我国历史上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的尝试。

这是无为教前身五斗米道的由来。

但是,封建统治阶级是决不允许农民阶级有这么一块乐土存在的。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在镇压了黄巾余部之后,亲率20万大军进攻汉中。张鲁在阳平关防线被破后,自知力不能敌,遂率众降曹,从此张鲁政权不复存在。然而,由于张鲁的降曹,五斗米道传人及其徒众并没有受到多大损害,得以保存实力,继续在民间从事活动。

与此同时,随着张鲁家族及其大批教民被迫北迁长安、洛阳、邺城三辅之地,五斗米道也由巴蜀、汉中一带向北方及江南广大地域流传,并获得了很大发展。东晋时,五斗米道不仅拥有广大下层民众,而且得到了上层豪门士族的崇奉,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五斗米道世家,如琅琊王氏、孙氏,陈郡谢氏、殷氏,高平郗氏,会稽孔氏,义兴周氏,丹阳许氏、葛氏、陶氏,东海鲍氏等,并将五斗米道改称天师道,共尊钱塘人杜子恭为首。

自此之后,五斗米道改为天师道。

随后国家的介入,将天师道并入无为而治的无为教。

无为教创建于明正德、嘉靖年间。宗旨近于禅宗南派,不立文字,否定佛像、寺庙,故亦称悟空教。又以绝对、永恒的真空作为宇宙之根本,而创‘真空家乡、无生父母’八字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