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数学的守护边界 (1/4)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数学系大楼像一座由冰冷几何体堆砌而成的堡垒,与不远处音乐学院那充满流动感的白色音符形成了鲜明而沉默的对比。空气里没有松香与木料的气息,只有纸张、灰尘和中央空调送出的、过滤得过于干净的冷风的味道。走廊两侧墙壁上挂着历代著名数学家的肖像,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时空,审视着每一个经过的灵魂。偶尔有抱着厚厚一叠资料的学生匆匆走过,脚步踏在光滑的地砖上发出空洞的回响,交谈声压得极低,内容也多是晦涩的符号和定理,仿佛在进行某种神秘的仪式。

蒋耀的身影融入这片理性的冷色调中,如同水滴汇入海洋。他步履沉稳,径直走向走廊尽头一间挂着“高等算法与建模实验室”牌子的房间。门是厚重的金属防火门,需要刷卡和密码双重验证。他动作流畅地完成操作,电子锁发出轻微的“嘀”声,门向内滑开。

实验室内部空间宽敞,光线充足。几排长桌上摆放着高性能的计算机工作站,巨大的曲面屏上闪烁着复杂的数据流和三维动态模型。空气里弥漫着机器运行时低沉的嗡鸣和散热风扇的微弱声响。此刻,实验室里只有零星几个学生,都戴着降噪耳机,沉浸在各自的数据海洋里,对蒋耀的到来毫无察觉。

他走到靠窗角落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区。这里的设备显然是他的专属领地。没有多余的杂物,一切都井井有条,带着他特有的、近乎强迫症般的精确感。桌面中央,一台超薄的平板电脑正亮着屏幕。他没有立刻坐下,而是走到窗边,深灰色的窗帘半拉着。他撩开一角,目光穿透厚重的防眩光玻璃,精准地投向远处那片掩映在葱郁绿树中的E区宿舍楼群。视线在3号楼的方向停顿了片刻,仿佛能穿透钢筋混凝土的阻隔,看到那个靠窗书桌前不安的身影。那个代表“云落”的光点在热力图上稳定地停留在橙调域(高度紧张),而那个危险的红色光点,在短暂消失后,又在校园西北角(靠近体育馆和一片相对僻静的小树林)重新出现,并且移动轨迹变得更加飘忽不定,像是在进行有规律的踩点。威胁并未解除,反而变得更加狡猾,如同在暗处调整姿态、准备再次扑击的毒蛇。

蒋耀的眸色沉了沉,拉上窗帘,隔绝了窗外的阳光和视野。他坐回自己的座位,手指在平板屏幕上快速滑动、缩放。屏幕中央不再是简单的热力图,而是一个更加复杂精密的校园三维动态模型。建筑、道路、植被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来,无数细小的光点在上面流动,代表不同时段的学生密度。几个被特殊标注的点位闪烁着——音乐学院大楼出口、天桥、E区宿舍楼入口、体育馆外围、以及那片小树林。一条条半透明的、代表“视线关联路径”的红色虚线,如同蛛网般,以那个代表“云落”的橙色光点为中心辐射开来。而那个代表“未知监控目标”的红色光点,其移动轨迹正诡异地与其中几条路径高度重合,尤其是在人流量相对稀少的时段和区域。

他调出后台运行的程序。瀑布般的数据流在另一个分屏上飞速刷新:

* **目标A(红点):** 移动速度:1.2m/s ± 0.3;方向变化频率:高;停留点:体育馆西门(17:03-17:08)、小树林东北角长椅(17:15-17:20)…

* **关联路径重合度分析:** 与预设“高威胁路径”3、7、9重合度分别达82%、91%、76%。时间窗口匹配度:高。

* **威胁等级评估:** 由“可疑”提升至“高度危险”。行为模式:具备反侦察意识,疑似进行周期性定点观测。

* **安全模型边界渗透预警:** 西北角监控覆盖率:73%(存在盲区)。模型预测其下一步高概率观测点:小树林南侧高地(覆盖率:6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