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不会再管。
“大哥的信中,已向本王保证。”
秦风虽心中仍有怒火。
但随着胡庸被斩首,甚至是剥皮添草,从而消了许多。
再加上大哥心中的保证,以及父皇的为难。
秦风暂时也不想伸手太过。
“北伐是本王的心结,同样是父皇的心结。”
“胡庸,也算得上是最后一位宰相了吧。”
秦风笑了笑。
实际上,许达也算是宰相的。
但许达这个宰相,有名无实。
当初因为许达背痈发作,被认为是时日无多,最终庆皇给了宰相的虚设。
后来没想到。
许达在辽地被治好了。
而回到朝廷之后,仍旧挂着宰相的职位。
只是没干啥正儿八经宰相该干的事儿。
相比这个宰相位置,大庆百姓以及官员,更习惯于他在军功上的贡献。
万里长城这个名号,远比大庆宰相响亮多了。
故而许多人觉得。
胡庸恐怕就是,天下间最后的一位正儿八经,有实名的宰相了。
胡庸之后。
天下再无宰相。
“天下军政一把抓,的确权力过大。”
秦风摇头。
况且秦标的信中也已写下。
父皇准备效仿辽地的大红楼,在皇宫内空出一座殿阁。
父皇将册封殿阁大学士,方便随时询问处理政务。
“这些殿阁大学士,虽职守在宫内,却又称不上是内阁。”
“他们更像是父皇养的一群幕僚,只提供见解,不能决定政治的走向。”
虽然刚刚设立。
秦风基本瞧见了殿阁大学士的未来。
父皇尚且能把控好这个尺度。
未来的皇帝,就很难说了。
皇帝为何往往喜欢用宦官?
就是因为宦官离皇帝近,自小就接触。
若殿阁大学士一设立,这些人必然会成为宫中皇帝的内臣,地位比宦官又要高的太多。
毫无疑问。
用不了多久,这群殿阁大学士便会被重用,给予一定的实权。
只要他们做得不错。
这个实权,就会随之变得越来越大。
最终成为大庆真正的内阁。
决定大庆上下大小政务。
这样的内阁,若能一直为皇帝所定夺,那毫无疑问大大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只是未来会不会被玩坏,内阁的人会不会有什么其他的心思。
那就很难说了。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最完美的制度,只有最适合当下的制度。
大庆朝廷如此。
辽地同样如此。
“从北胡地带回的十万人,安置的如何了?”
秦风不免询问。
这次出兵演习,虽没有斩获,但却有收获。
掠夺了些许牛羊,以及接回了许多被奴役的汉民。
甚至逼迫北胡人出卖掉了胡庸。
胡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