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二卷:弥天大谎 第六十七章:开甬道 (3/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定在这里的话我们怎么进去呢?”

姜青晗把【朔月】提在手上:“哥,那块面具你带来没。”

“啊,带来了。”姜玄策把道人送来的紫色面具递给了姜青晗。

姜青晗把面具拿在手里掂量了两下,然后向空中一抛。

【朔月】雪白的剑身在空中一扫而过,骤然亮起的蒙蒙青芒如同天边破晓的第一缕晨光。

浩然而清冷的源质如同雪泥鸿爪,千舟只是模模糊糊的略有所感就看见面具被干净利落的一分为二。

这是和千舟截然不同,却又同样强横的源质。

如果说千舟的源质是一片不断燃烧的银色海潮,那么姜青晗就是天色微曦时的晨光。

破碎的面具崩解开来,化为一大团氤氲的紫色雾气。裴行手中计量仪的刻度在这一瞬间跳到了2.5的位置。

就像是果冻被压上了一块沉重吸铁石,表面自然而然地因为重力出现了凹陷。而如果果冻的内部也有一块吸铁石的化,两者互相吸引很容易在果冻上打出一个洞来。

姜青晗用的就是类似的方法。先将面具击破使深度发生偏移,然后因为两者的源质同源会自发互相吸引,进而开辟出一个通道。

注1:塞壬、人鱼、鲛人

塞壬(Siren)又译作西壬,她的别名是阿刻罗伊得斯,意即“阿刻罗俄斯的孩子们”。塞壬用自己的歌喉使得过往的水手倾听失神,航船触礁沉没。是希腊神话中人首鱼身的怪物,经常徘徊在海中礁石或船舶之间,又被称为海妖。

鲛人,又名泉客。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鱼尾人身的神秘生物。早在干宝的《搜神记》中就有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传说中,鲛人善于纺织,可以制出入水不湿的龙绡,且滴泪成珠。

人鱼:一般人们熟悉的西方人鱼形象,源自德国传说及诗歌中常提及的美丽人鱼罗蕾莱。她经常会在天色昏暗不明的时候出现在莱茵河畔,用她冷艳凄美的外表以及哀怨动人的歌声,迷惑过往的船夫,使其分心而失去方向,最后沉入河底。人鱼多半用来象征不幸的事,如安徒生童话中的美人鱼。大部分的文学作品当中,人鱼的下场都很凄惨,最后都得不到幸福。附带一提,虽然大家所熟悉的人鱼雕塑,下半身只有一条尾鳍,但古老的西方绘画里,人鱼通常都是两条尾鳍,这点相当不可思议。

从上述内容来看,塞壬、鲛人与人鱼虽然都被记载为人首鱼身的异种,但所代表的文化与象征含义却是不同的。所以本书中将三者认为是不同的物种,只是外貌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