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251.第251章 技术换技术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西雅图组装的波音飞机自然会占据更大的优势,从而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这是可以预见的。

但这种完全符合市场规律的份额增长和过去那些协议里面的内容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市场换技术的框架里面,华夏方面必须保证外方产品的销量和利润不低于某一个指标。

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就要直接从财政里面出钱补上。

相当霸道的条款。

但往往不签也得签。

结果这一次,双方达成的协议里面竟然完全没有提到有关市场份额的部分,在报道中也未见有“市场换技术”的字样。

晚七点新闻里面的每一处遣词造句都不是随便定下来的。

所以,势必已经有不少人开始琢磨这背后的形势变动了。

“说起来,常工。”

一样正在看电视的郭林向坐在旁边的常浩南问道:

“前段时间我们14所也有几个骨干突然接到命令去镐京出差了一段时间,是不是就跟这个事情有关?”

电科集团虽然不是航空工业系统的一员,但是二者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非常密切。

那架轰6ait的电子设备改装,就有不少电科工程师的参与,大概就是郭林所说的这些人。

“算是吧。”

常浩南点了点头:

“这次也算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咱们眼下估计也就航空气象安全一个领域能做到领先世界,结果jaa那边刚刚好就因为这方面的事情被搞得焦头烂额,所以这协议才能签得这么顺利。”

如今已经不是二百年前的密约外交时代,谈判这种事情在进行的过程中才需要格外保密,现在协议都已经签完了,只要不涉及具体的技术细节,倒也没什么不能说的。

“这个总装中心……又是选在沪市?”

郭林对于航空方面的事情也算有些了解,在波音宣布并购麦道之后,md90这个型号肉眼可见地不可能再有什么发展前景,所以也就顺理成章地认为这是想要给沪飞那边的制造厂找个下家,不至于因为找不到订单而分崩离析。

“不会,具体在哪里目前还没定,但总之为了避免一些人欺上瞒下,影响到咱们国内自己的航空产业发展,肯定是要选择一个此前没有太多航空产业布局的地方建新厂。”

常浩南前些天在三座门开会的时候就得知,他跟丁高恒说过的这个选址原则已经被更高级别的领导拍板确定了下来。

“完全重起炉灶?那这个工程量可不小啊。”

徐洋坐餐桌对面,只能通过一个有些别扭的姿势看到电视屏幕,好在那条新闻已经结束,所以她也就转回了身子:

“我在伯克利上学的时候,跟导师去过麦道在长滩的工厂,要想从头建立一个那样的生产基地,我觉得没有5到10年时间很难做到。”

伯克利和长滩都在加州,徐洋作为控制工程领域的博士,有机会参观也很正常。

“没办法,麦道项目的教训太惨重,当时因为一些人觉得有这个项目就够了,所以把过去好不容易攒下来的家底全都扔掉,去建立对接美国标准的新体系,结果搞到现在一地鸡毛。”

手中正在摆弄筷子的常浩南叹了口气回答道:

“沪飞作为目前划定的大飞机自主产业基地,绝对不能再被那样折腾一次了,设备、工人、管理层都受不了,与其再去费心思跟那些‘自己人’斗智斗勇,不如干脆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