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句:
“不过我们正在计划推出一个使用全西方设备的子型号,图204-120,基本性能和我们这一架图204-100S差不多,但自动化程度会更高,当然价格也要更贵一些。”
易元和摇了摇头。
换航电对于一些西方或者亲西方客户而言可能会更有吸引力,但是就华夏的情况而言,引进生产图204本来就是为了规避风险,获得完整的100吨级飞机制造能力,如果为了先进性去选择大量西方子系统,反而属于舍本逐末了。
反正现在民航内部也还有大量三人制机组的飞机,短时间内并非不可接受。
只要飞机的价格合适。
想到这里,他再次开口问道:
“那这个型号,就是图204-100S,每一架飞机的售价是多少?”
看似简单的问题反而把旁边的俄罗斯小伙给问住了。
实际上,这就属于隔行如隔山了。
易元和是飞机设计专家,但他其实不懂怎么卖飞机。
在飞机交易合同里面,裸机价格往往只是总价的一小部分,而大头则是合同中附带的其它服务,比如飞行员和地勤培训、零部件供应、保修方式和保修期之类。
所以不谈这些只讲价格属于耍流氓。
不过他最后还是获得了一个不太精确的答案。
“按照一般航司的采购习惯,带备件和中修服务的价格,折合成美元大概在3200万到3900万之间。”
随后易元和才意识到,自己其实并没有相关概念。
所以只好换用中文,去问正因为听不懂俄语对话而一脸懵逼的林伟轩:
“老林,刚才那个人说,他们这一架飞机的价格合美元大概3200万到3900万,在干线客机里面算是什么水平啊?”
后者这才知道易元和刚刚原来是在询价。
“不到4000万的话……算是很便宜了。”
略加思索之后,林伟轩回答道:
“我们去年购买了一批波音757-200,总体性能和这个图204差不多,价格是7400万美元一架,空中客车最新推出的A321,80吨级,单价也大概在7000万美元以上。”
这就是一个很直观的对比了。
俄国人给出的报价里面必定还是有水分的,如果未来能完成国产化的话,那么成本还可以被压到更低。
到时候哪怕专门拿去当货机,或者当特种机平台都行。
于是易元和在心中暗自记下了这件事情。
两架大飞机之外,俄国人还带来了一架编号为711的最新型侧卫验证机,以及一种被命名为苏32FN的前线轰炸机。
作为军用飞机,自然不可能像客机一样随便开放参观,因此也只能在围栏外面远远地看看大概。
两架飞机都是三翼面设计,尤其711号机还采用了三元矢量喷口,想必机动性会有一个巨大的飞跃。
“或许也可以作为十一号工程未来的改进方向……”
离开俄罗斯展区之后,易元和掏出一个本子,把刚刚自己思考的一些东西全部记录了下来。
然而,在他们把航展现场逛过一圈回到己方飞机所在的位置时,却发现了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
一群挂着俄方参展商工作人员身份牌的老毛子,正和刚才的易元和二人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