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十七章 父心难测 (1/2)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在南部诸县一个月的的时间呢,尽量暗中获取钱财充实自己的私兵,几日后,青州城南门。

一支略显风尘仆仆却气势不减的队伍缓缓驶入,正是从云溪县归来的赵珣一行。九十多名王府护卫依旧铠甲鲜明(有受伤有战死),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南征北战的锐利,押解的王家罪证和抄没的部分财物,则由后续车马缓缓跟进。

消息早已传回青州城,百姓们挤在街道两侧,好奇地打量着这位据说在南部大展神威的靖安王世子。有人敬畏,有人好奇,议论声嗡嗡作响,却无一人敢喧哗。

赵珣骑在马上,神色平静地穿过人群。他能感受到那些目光中的复杂情绪,有畏惧,有钦佩,也有探究。这些目光,正是他在青州城立足的底气之一。

队伍行至靖安王府门前,早已等候在此的王府长史连忙上前,躬身行礼:“世子爷,王爷已在正厅等候。”

赵珣颔首:“知道了。”

他翻身下马,将长枪交给护卫,整理了一下衣袍,迈步走进王府。

时隔数月,再次踏入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府邸,赵珣的心境已截然不同。来时,他是个根基浅薄、处处受制的“病愈”世子;归时,他已是手握南部实权、麾下有精锐班底的靖安王世子。

正厅内,靖安王赵衡端坐主位,依旧是那副威严深沉的模样。厅内别无他人,只有父子二人。

“儿臣赵珣,参见父王。”赵珣依礼行礼,不卑不亢。

赵衡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回来了。南部之事,本王已知晓。你做得不错。”

这是赵衡第一次当面称赞他。

赵珣低头道:“皆赖父王威名,儿臣只是略尽绵力。”

“略尽绵力?”赵衡嘴角微扬,似笑非笑,“覆灭王家,清理盐枭,追缴赋税九十万两,稳定南部六县……这可不是‘略尽绵力’能做到的。”

他顿了顿,语气转沉:“只是,你行事未免太过刚猛。王家虽有罪,终究是青州百年望族,你说灭就灭,就不怕引起其他家族恐慌,动摇青州根基?”

来了。赵珣心中了然,赵衡这是在敲打他。

他从容回道:“父王息怒。儿臣以为,对付王家这类结党营私、勾结匪类的毒瘤,唯有雷霆手段,方能震慑宵小。如今南部各县肃然,赋税日增,百姓安定,可见此举利大于弊。至于其他家族,若安分守己,王府自会护其周全;若敢效仿王家,儿臣绝不姑息。”

一番话不软不硬,既表明了立场,又抬出了“百姓安定”的大义,堵死了赵衡的话头。

赵衡深深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有惊讶,有审视,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你长大了。”赵衡忽然道,语气缓和了些,“南部之事,你处置得当,本王准你将南部六县的税银截留三成,充作你私用,也方便你继续打理南部事务。”

截留三成税银!

赵珣心中一动,这可是笔不小的数目,足够支撑他的班底和商号运转了。这既是赏赐,也是试探——看他是否会借机壮大私兵(没错,百人在静安王地盘上活动,静安王不可能不知道,做的再隐秘,总是有迹可循,例如从粮草方面就能追查到)。

“谢父王恩典。”赵珣躬身谢恩,语气诚恳,“儿臣定会将这笔银钱用在正途,不负父王所托。”

赵衡点点头,不再提南部之事,转而道:“几日后,青州将举办一场秋猎,各州郡的世族子弟、军中将领都会参加。你刚从南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