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
终身成就奖的获奖人名单是在颁奖典礼之前就已经宣布,沈冲拿的信封,只是个道具,他随手拆开,看了一眼后,说道:“有人说过,辛亥革命之后,治白话文学史,不能无胡适;治新文学史,不能无鲁迅;治新美术史,不能无刘海粟;治新电影史,不能无夏衍。这第一座香港电影金像奖终生成就奖的获奖者,就是夏衍先生。”
他话音一落,舞台上的灯光熄灭,摄影机开始放映夏衍的资料短片。
“夏衍,19uu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沈乃熙,字端先,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和剧作家,先后创作有电影剧本、及报告文学、等电影剧本,深受观众喜爱,除此之外,夏衍先生还出版了等专著,对电影剧本创作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大银幕上列举的功绩,只是夏衍在电影创作方面的贡献,事实上,他对中国电影最关键的贡献,是一手打造了解放后内地电影行业的体系,只不过金像奖是民间奖,为了避嫌,也为了专注电影,因此刻意不谈夏衍的政绩。
夏衍是政治型文人,社会活动能力很强,解放前是“左联”的执行委员,长期从事统战工作,解放后,他先是上海的宣传部长和文化部长,1955年调到北京,做了10年的文化部副部长,分管电影和外事工作,在这10年里,内地创办了多家实力不俗的电影制片厂,出品了一大批优秀电影作品,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19年,夏衍被打倒下台之后,内地电影行业完全停滞,一夜回到解放前,他在监狱被关了8年,1977年复出,现在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化部顾问,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仍然是内地电影行业毋庸置疑的领头羊。
以夏衍对中国电影的贡献,拿奖是当之无愧的,问题是以他的身份和地位,这种初次举办,既无名气有无权威的香港民间奖,哪怕典礼做的再奢华,奖杯做的再精致,也仿佛小孩过家家,不值一提。
要是颁了奖,人家不认,不仅尴尬,还会让金像奖变成一场笑话,所以当沈冲提议给夏衍颁奖的时候,筹委会所有人一致反对,认为他异想天开。
但沈冲坚持试一试,因为夏衍身上,还有一个职务――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
在19u年,回归谈判的前夕,对外友好重点中的重点,当然是香港……这是政治大势,可以借用一下。
不表白,怎么知道女神爱不爱你?
不邀请,怎么知道人家领不领奖?
作为穿越党,沈冲胆子肥,脸皮厚,在今年春节之前,特意让金像奖筹委会准备了一份邀请函,到北京后,就托陈播转达给夏衍,邀请他来香港领奖。
邀请函送过去之后,很快就收到了回复――这个奖他领了,但公务繁忙,无法亲自去香港,只能委托他人代为领奖。
沈冲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他从没奢望过夏衍会亲自领奖――要知道19年中顾委成立的时候,夏衍就是175名委员之一,即使全身挂的都是民间组织头衔,他也是极具政治影响力的人物,身份太敏感。
而代夏衍领奖的,正是这次内地代表团的团长,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厂长汪洋,他是夏衍的老部下和老朋友,不仅多次合作创作电影,在动乱年代还被关在一起批斗,可谓患难之交。
汪洋从沈冲手上接过奖杯之后,又放回台子上,然后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张纸片,再不紧不慢的戴上老花眼镜,开始致领奖词:“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首先,夏衍先生托我向大家致歉,因为身体原因,他不能亲自前来香港,和在座的众位贤达把酒言欢,共举盛事,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