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人间王道(二)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是由于身份地位或是权势什么的才对他恭敬爱戴,她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不羡不媚。

她有的只是好奇心,看看这君王也不是三头六臂,也是个平凡的人。

如是其他人这样问,秦克明作为一国之君,完全是可以治她个大不敬的罪的,但是今日,他却丝毫不见愠色,反而是心情愉悦的样子,态度也甚是和蔼。若此情景让大臣或其身边的佣人看到,肯定是大大惊讶,闻听此言,温言答道:“是。依灵仙子金玉良言,未央会记于心中。”

依灵看到秦克明如此平和和对自己如此谦恭,反而不好意思了。连忙说道:“我也只是这么一说,具体如何做,还请秦王斟酌。我也不懂治理之道。秦王不要怪罪才好。”

“不敢,依灵仙子过谦,这也是小王平日有感之处,今后定当尽快施行才是。”

风昊天这时候说道:“秦王能有如此平和的心态很好。这是成大事的必要条件。所谓心胸无有沟壑,如何跑千军万马。若按着儒家的方法讲,心态平和在修身中讲叫做正心。唯有正心诚意,才可能治国平天下。想必秦王对此该是已经深有感受了。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该有孤寂感才是。”

秦克明听到这里,身子微颤,迅速拱手道:“先生真乃神人也,我平日虽有此平静心态。但只觉高处不胜寒,自觉寡人这俩字太贴切了。平日和臣子以及身边之人一起时候,话题根本就聊不到一块,他们唯唯诺诺,不敢和你交流,也体会不了我的心境和思虑。所以,工作中我虽然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不过批完文案之余,时常会有孤独的感觉。幸亏陈兄和王兄偶尔能够来看我,才可以言谈一些平时不能谈论也谈论不到的话题,但这样的次数毕竟不多。我登基以来,和两位见面的次数寥寥,故而常年积累下来,形成了很大的心理疲态。每每有想放下游历天下的念头萌发,奈何生于帝王家自己做不得主而已。今日先生一眼就看出未央有此等问题。深感佩服。”说罢,再次拱了拱手。

眼见秦克明作为一国之君,睥睨天下之人,和别人来分享他的苦恼和忧烦之事,说明此人心理已经完全放开。此时。对于他来讲什么话题,他已经能够深度接纳了。风昊天一字一顿,清冷温润的的声音天音,在这个小院里响起:

“秦王为天下黎民百姓着想和亲为。着实是天下社稷之幸也。孟子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秦王为一己之私而生烦恼,着实不划算啊。若秦王能够忘我于物,与天下和百姓合为一体,自然不会有此等烦恼。”

说到这里。风昊天转向了依灵,也看了看陈青衫和王定一。继续说道:“所谓修道是去私存公,去除一己之私,存养天下一体之公。如此,才能够与大道一体。舍小我存大我,舍假我存真我,舍色我存无我。治国在此理同也。秦王解否?”风昊天微笑地问道。

秦克明稍微存思一下,说:“此理已明,但不知如何做。还望先生开示。”

依灵抬头,眨了眨眼睛。接着继续眼观鼻鼻观心,修行她能理解,至于治国,那是人间帝王该操的心,看了眼风昊天跟前的半空的茶盏,轻盈的续上茶水,坐好,不在说话。

风昊天唇角勾了勾,望了望眼低头垂眸鸵鸟样的依灵,继续说道:“人有生老病死。事有旦夕祸福。年有春夏秋冬。树有发芽、成长、茁壮、衰老。人如此,事如此,物如此,万物皆此。此乃道之周流六虚。运动不止的表现。生和死都是正常现象。顺应变化,不畏生、不惧死,方为自然。生则抚养之,长则滋养之,壮则规矩之,死则安葬之。此话解否?”

秦克明毕竟尊为一国之君。凡事稳重。对于风昊天刚才所讲述的话语丝毫不敢掉以轻心。细细揣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