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人间王道(二) (1/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三人听到风昊天如此说,互相对望了一眼,秦克明首先站起身子,两人也紧接着站起来。秦克明说道:“未央不才,但今日听先生所谈,深感震动,越发知道自己浅薄,望先生继续开恩为我等说法。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今日愿闻大道。”俯首三拜。

风昊天只是稍微欠了欠身,等三人重新坐定后,说道:“先人有训说,天之历数在尔躬。今日,若肯躬行王道,大道化于黎民,也不失为一件幸事。今日与三位所谈权作闲聊。且不要拘束才是。”

风昊天说完,整了整衣襟,小呷了一口茶,言道:“请问,秦王你平日执政的依据是什么?”

秦克明,直起身子拱了拱手说道:“今日大秦沿袭的是昔日卫鞅君所制定的一套法律规定,讲究的是诛行不诛心,以明确法规来作为事理判断的依据,训练和选拔严格执法官员来执行法律,以此来推动帝国社会的有效运转。”

风昊天只是默默地听着,期间并没有任何表示,待他说完,缓了一缓,悠悠地说道:“那么秦王是否认同这种治国之道呢?”

秦克明虽为一国之君,昔日的霸气和威严丝毫不显,只是一个态度谦恭的学生在回答老师的问话。

此时,只见他不慌不忙的说道:“在下是这么看的,今日汇报于先生,还望先生不介意未央愚钝,指点一二。虽然法家法规过于严厉,失去儒家的温文敦厚,但正如先生所言,治理国家和个人修身不同。个人修身可以从仁义修起,但若论国家治理仍从仁义入手,则不合理。忘记了治理的对象不再是个体,而是个体的集合即群体国家。治理对象不同,治理方法不同,所以。仁义虽我向往之,但绝不敢取之。前已有宋襄公前车之鉴了。道家思想谈论无为而治,讲究修身炼性,我平时和陈兄以及王兄也经常谈论这个。并且从两位身上学到了很多,自认受益良多。”

风昊天看着他的行为举止和应答方式,暗暗点头。

当初,天机子是有跟他说过,若是有时间。让他在人间提点下他的这个记名弟子,如此看来,天机子的眼光还算不错,所以,当秦克明以晚辈礼行的时候,他才很坦然的受了也是有根据的,否则,他是连虚礼也不会受的。

这时,陈青衫和王定一两位向着秦克明稍微欠了欠身,抱了抱拳。并未插话。

只听秦克明继续说道:“我虽向往无为而治,但这个要求太高,不但是我,即使在秦为官的各个士人皆没有修养到可以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至于墨家。我比较欣赏商鞅君的一句话:侠以武作乱,文以言犯禁。而除此之外,先齐时期的管子的治国理念则为我所欣赏。以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作为治国之纲,以仓廪和礼仪并进作为治国手段。只是目前如何调和到目前秦国的治国措施之中,不甚明朗。还望先生指点。”

依灵先看了看风昊天,见他没有动静,这时候欠身见礼。淡笑说道道:“秦王说的甚好。平日总听师父教诲,说儒家只讲教化和礼仪,略显迂腐。不过法家也是过于严酷了吧。您作为秦王,该为百姓福祉所考虑。弱化一下严刑峻法才好。比如什么株连、割鼻之类的是不是太过苛刻?有失天和?”

在曾经的岁月中,依灵注意过古时候的刑罚,这个是她一直耿耿于怀的一个,总觉得那些连坐之类的失了中正之道。

不是她有意要改变什么,这是她本身所想,也是她此时心境的真实写照。

秦克明虽贵为一国之君。向来是俯视别人,甚少有人敢真的在他面前如何指点什么。

此时是依灵对于古时君王的那些膜拜心里完全没有,连风昊天她也只是觉得对她好,才加倍的还他的好,并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