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196章 新的状态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雨涵执导,讲述一个关于成长与父爱的故事,重播时间我们将尽快安排。”

对于一部电影反响这么强烈,购买节目的那位副主任也没想到,但是结果令他很满意。当初他就是抱着创新的想法,准备购买几部新节目形式的微电影,来试探一下播出效果,却收到了奇效。

以往电影频道播出电影,国产电影的收视率,总是要弱于进口片的收视率,反响也同样。这一次完全颠倒过来,观众对一部国产微电影的喜爱,压倒性的占据了上风。

这令这位副主任,倍觉有面子。

因此第二天就联系节目部,争取尽快安排《老男孩》和《父亲》的重播,这两部微电影的时长,加起来也就一部正常电影的长度,直接替换一部电影即可,很好安排。重播时间,很快就定在了第三天的上午,并在此前的节目预告上,给予预告。

与此同时,因为这两部微电影登上了电影频道,关注度大幅度上升,很多媒体也参与了进来。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导演白雨涵,用白描一样的手法,成功将父爱如山的主题加以升华,并用最后的歌曲《父亲》,将同名微电影画龙点睛,感动了无数年轻人。”——《齐鲁晚报》。

“昨日,央视六套电影频道播出了两部时长40分钟的微电影,《老男孩》和《父亲》,这是两部承上启下的微电影,电影播出后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被称为梦想和亲情的最完美诠释。”——《魔都纪事报》。

“白雨涵用两部充满野心的微电影,向所有人宣告自己进军电影圈的决心和信心。”——《中国电影报》。

“曾经的网络喜剧之王白雨涵,被认定为下一个周星驰,但《老男孩》和《父亲》两支微电影,让我们见识到了他不拘一格的电影风格。”——新.浪娱乐。

“所有人都被白雨涵欺骗,他只是拍了两部为《中国好声音》做广告的宣传片。把广告包装在梦想和亲情之下,用虚伪的方式来博得关注。”——《南方都市报》。

“不玩喜剧玩煽情,白雨涵同样做的足够好。”——《综艺》中文版。

“小编在央六意外的看到了《老男孩》的前传《父亲》,原本对国产电影失望的心情,一下子吊了起来,原来我们还是有值得期待的导演。”——《信息时报》。

“两首歌曲让两支微电影成为经典,《老男孩》和《父亲》成为大街小巷必不可少的声音。”——《华商报》。

得力于电影频道的强大播出平台,白雨涵彻底的火了一把。一时间曾经渐渐泛黄的“第八代导演扛旗手”的称呼,又被不少媒体给提了出来。对于白雨涵还没开拍的第一部电影《人在囧途》,也渐渐的期待起来。

微电影都拍的有如此质量,电影自然不必说。

媒体就是这样,一炒就都跟着炒,多少家媒体都想要采访白雨涵,白雨涵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好采访的,也就没打算接受采访,现在基本上就是公司和家之间来回,不轻易在外界露面,连《蜗居》的宣传,都完全交给了海清、李念等人。

唯一和外界保持联系的,就是他的微博,依然每天更新一些东西,发布一些白剑客影视工作室制作的小片子,一些创意广告什么的,或者干脆就跟微博好友互动。有时候甚至在家的时候,他会和李金名,或者佟丽亚,各自抱着一台电脑,在网上互动。

甚至说什么话,接什么梗,都事先设计好。

很无聊,但乐此不疲。

……

两支微电影火的一塌糊涂,却不是这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