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白雨涵是在新百汇大厦边上的一处茶楼,跟冯小岗见的面。
冯小岗带着一顶鸭舌帽,脸上已经因为白癜风,造成了不少地方变白了,白一块黑一块,看着挺吓人的。当然白雨涵不会这么失礼的盯他着看,打过招呼后,就点了茶,然后开始闲聊。
“我叫你剑客?”
“当然可以,认识我的人,基本上都这么称呼我。”
“很早就听过你的名字了,一直听他们说,导演圈子里,出来一位很厉害的年轻人。想认识,因为要忙拍片,也没什么机会。正好最近把《集结号》结束了,华谊兄弟那边催促我尽快弄下一个片子,我就想和你见面聊聊。”冯小岗说话很直,也很随意。
白雨涵摆出了后辈的架势:“能够跟冯导聊天,我很荣幸。”
作为和第五代导演起名的大导演,冯小岗早年学习的是美工,90年的时候,经过好友葛尤介绍,为郑晓龙编剧了电影剧本《遭遇激.情》,然后又跟王朔、马未都,一起编写了《编辑部的故事》,从此走上了编导的事业。
这时候的张一谋、陈凯哥等北电毕业的专科导演,已经成为第五代导演的顶梁柱,名扬天下。而冯小岗还是一个徘徊在电影主流圈之外的小导演,直到= 1997年,冯小岗遇到了准备往影视圈挤的王中军。
王中军是华谊兄弟广告公司的老板,去美国留过洋。回国就做广告业了,后来偶然投资了一部电视剧,赚了5倍的钱。瞬间醒悟了,投资影视才是真的赚钱。不过那个年代,还是艺术电影横行,大部分导演也都在钻研艺术。
《霸王别姬》、《活着》,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所以,一心要做商业片的王中军,找不到好的合作对象。想投资张一谋、陈凯歌他们吧,对方不鸟他。最终,王中军和冯小岗撞到一块了。一个要拍片赚钱,一个被批拍的片俗,一气之下决定就要拍赚钱的片。
两人一合计,轰动一时的《甲方乙方》出来了。再加上当时的韩三爷力推。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贺岁片。然后就是《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手机》等冯氏幽默的商业片。
在被导演圈子唾弃的同时,用商业上的杰出表现,挣了一口气。然而,冯小岗也不是不注重艺术了,他也有艺术追求,《一声叹气》就是一部艺术片。
可惜,《一声叹息》在当年的金鸡奖上。四大皆空。学院派的导演群体,狠狠给了冯小岗一巴掌。把他拍醒,艺术圈不是你想进就能进。
冯小岗于是去北电,愤而书写了一篇演讲。
说,中国的电影,经过前三代导演的艰苦奋斗,终于建成了一座宝殿,堂堂皇皇浩大。后来有一哨人马杀了进来,堂而皇之的占领了宝殿,还把大门给把持了。别人要拍片子,就得按照他们的流派风格来,但是别人按照他们的风格来拍,肯定拍不过他们。
这一哨人马就是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就是谢飞等人,他们于是安慰的住下来。
不过第四代导演过上安稳日子的时候,突然又一帮人杀了进来,他们不是从大门杀进来,而是破窗而入,创了一派新的拍法,这就是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有张一谋、陈凯歌。然后他们也把窗户关严实了。
第四代导演和第五代导演,各守门窗,都过上了安稳日子,外面的人想进来就更难了。
可是万万没想到,第六代导演也杀了进来,没从大门进,没从窗户进,而是从地下钻了出来,因为他们也没沿着前人的路线拍片,而是自己创了一条路子。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是张元、张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