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码7万字,残了手指?残了脑子?
网络小说日渐走红之后,发展出一种叫做“vip付费”的阅读模式:作品前半部,免费读;后半部,读者需付费。相应地,文学类网站给作者付稿费,还弄出一个计算公式:2-3分钱/千字x用户订阅次数x销售分成比例。进而相应地,写小说挣钱成了眼下上百万网络小说写手的追求——仅在盛大网络旗下,如今就已聚集71万写手。当文学梦被财富梦覆盖,网络小说引来了“过度商业化”、“纯码字”等等恶评,阅读价值受到质疑。
日前,上海市作家协会举办“青创会”论坛,集结起“格子”、“髅精灵”、潘海天等一批在网上有一定号召力的写手和陈村、路金波等在网络文学领域颇具影响的作家和出版人,他们的对话很快演变成一场关于网络小说商业化的争论交锋。
写不到30万字,没法赚钱
“髅精灵”在****网上很有名。这个网“造”出了数十位一年稿费收入过百万的“白金级”写手,“髅精灵”是其中之一。5年来“产出”1000多万字的他,生活常态是“吃饭,码字,码字,吃饭”。据他透露,在网上像他这般的“大神”很多,“极限写作速度”为一天7万字。听得陈村连连惊呼:“要命了,手指要打残废了!”
“髅精灵”自述,最初他是为50块钱在网上写作,没想到5年赚了几百万。高中时一写作文就头疼的他,一开始并没想要写出什么名堂来,也不敢想。
他也试着找过工作,后来发现上班不如码字,于是“码到眼珠子发绿”,赚到不少钞票。从华东政法大学毕业的他,早已远离所学专业,他感叹:“现在生活是不愁了,但是累,很累,你看我这么瘦就知道了。”他还说:“以前网络能给写作新手提供机会,现在看来新手不一定有机会了——如果写得慢,就上不了榜,上不了榜就是死路一条。”
另一位知名网络写手“格子”说,一个传统概念的专业作家,一年写出10万字已经不错了;但在****网,40万-80万字都只能算短篇小说,你写不到20万-30万字根本不能“上架”,也就是不能进入收费阅读或者说拿稿费赚钱的阶段。
潘海天在网上也已很有名气。他觉得网络文学是个好东西:本来,写作是“被垄断”的,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发表作品,网络让所有人都可以写、可以发表。但这个平台到底给文学带来了什么,确实值得思考。
潘海天说,“现在我只要埋头写,就有人看,就可以拿到钱。但也因为要埋头码字达到超高速度的要求,所以没时间去想怎样写出更好的作品,怎样修饰好语句、塑造好人物。”对每小时高速码出7500字的人来说,写作变成了一种本能的手指运动——是残了手指?还是残了脑子?
在潘海天看来,网络文学兴盛的当下,“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好的商业模式,价值观却成问题
知名的畅销书出版人路金波,是上世纪90年代末的首批网络文学试水者,当时网名“李寻欢”。如今,早已“上岸”的他以一个“跳脱者”的眼光,打量着网络文学。
他认为,网络文学目前处在“胡写阶段”,而读者分辨不出好坏,也导致了这般局面。路金波对****网非常不满,说它“拥有好的商业模式,却没能引导好的价值观”。
“我不相信读者会一直蠢下去,会一直分辨不出每天7万字的写作和丹·布朗、东野圭吾的写作是不一样的。我不相信人们为了打发时间,会一直看这些千字两三分钱的东西。丹·布朗为什么不会一天写7万字?他写《失落的符号》用了6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