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我体会到浴血一词,那个将军一进来,半跪在地上对之前那个身着官服的中年人道:“末将,末将无能,带不来援军,辜负大人的期望和嘱托,只三千人旧部愿随末将前来,请大人定罪。”
那人说完,城里的军士都听到了,我本以为这种话定是会让军心动摇的,就算杀了主将开城投降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这个将军看起来勇武,但实在是有勇无谋。
出乎我意料的是,城里的百姓和军士听了他的话,居然无人言他,倒是有人开始抹泪,尤其是城中百姓,甚至有人嚎啕大哭的,之前那大官站在城头对底下道:“南将军,你尽力了,就是我大唐的功臣,各位将士们,大家也都听到了,叛贼势大,援军无望,若有人此时要离去的,我虽不愿却也已无力阻止,便在今夜,各位作出决定吧,若走便更衣出城,生死自料,若愿与我一起死守的便留下,他日再言不愿,休怪我翻脸不认人。”
底下将士听了他的话,居然无一人要走,抹干眼泪,站起身集结在城下,吼道:“愿随大人,定除贼寇,复我河山。”其后所有人自顾吼起来,声势浩大,男儿血性全在其中,倒让我有些惊讶,这些人居然要死守?几千人对几万人?这是找死吗?
那官员站在城上大笑道:“好好,我在此拜谢各位将士了,生为我大唐忠臣,纵亡亦不忘斩杀叛军,复我河山。”他说完深深的对下面的将士鞠了一躬。
其身后又喊道:“城里各位百姓们,是我张巡无能,护不得这一方安稳,如今内无粮草,外无援军,不知还能坚守到何时,然则外以为敌军所围,诸位想出城也不易,还请诸位乡亲给我准信,于我将士一样,有人要走,只此今晚,我为各位开城门而出,能否离去皆由天命,若不愿离去的,此后再想离去,便是扰乱军心了,还望诸位父老告知。”
这个官员一说,张巡的名字一下就让我有些熟悉,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倒是边上的朱尘这回没有再为难我解释道:“你所背的正气歌中有一句,为张睢阳齿,便是此人,其名张巡,守睢阳数月而挽大唐倾颓,使安史叛军不得前进,斩断唐军后勤粮道以及攻入江淮要地。”
朱尘说完,看了看那个站在城上的张巡,忽的叹口气道:“他来时不过万人,抵大军十三万,外无援军,内无粮草,坚守数月,城中四万百姓为其守城,城破,仅剩四百来人《旧唐书》记载“城中粮尽,易子而食,析骸而爨,人心危恐,虑将有变。巡乃出其妾,对三军杀之,以飨军士。将士皆泣下,不忍食,巡强令食之。乃括城中妇人;既尽,以男夫老小继之,所食人口二三万,人心终不离变。”
朱尘说完,我先是一愣,等我回过神来仔细回忆才是一惊,这分明是说,那两三万人不是被敌军杀死的,这是被吃掉了啊,易子而食,食妇孺老幼,这只是为了守城?为了皇帝?这实在是太残忍了吧,正气歌里居然会有这种人?
我惊悚的问道:“那城里岂不是变为了人间地狱?那怨气得有多大?让我来看这个是干什么?恐吓我吗?”
朱尘却是摇了摇头道:“并非吓你,城中也并未如你所料的那样化为修罗场,其原因便是这场食人的惨状,多是自愿,为唐军守城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旧唐书最后一句所言,人心终不离变。”
我楞在那道:“这怎可能?哪有人自愿被吃的?就算有那么一两个,这全城数万百姓怎么可能都自愿?这只是封建皇帝为了提倡忠义的美化罢了。”
“你也知百姓有数万,城外敌军也有人来劝降的,城中百姓若非自愿,被逼到绝处,又怎么不会造反?城外数万敌军还在,城里若人心生变,便是十个张巡也只能饮恨而终,然而到最后仅剩四百人,直至饿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