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肯定会把钱惟昱比作土木堡时的朱祁镇的――有时候,在后勤不利的情况下,出兵越多死得越快,因为兵越多,大军的存粮就会更快吃光。
“明军这是舍不得大同这块已经吃下去的好肉,不肯吐出来,又征粮无望,想要以主力突围打通粮道、偏师守城了!尔等速速通报陛下、南院大王、并耶律斜轸将军!”
憋屈了那么久的后勤绝粮战,终于到了死磕的时候了!明军应该已经因为限制军粮而体力下降了吧?火药也快用光了吧?再不出击,此前好不容易饿瘦了的猛虎,可就又要缩回雁门内关好吃好喝长回膘来了!
辽国战争机器飞速旋转起来,不过半日,四十六万大军尽数得了消息,又筹备拔营诸般事宜、给士卒加餐、把辎重发放到一线部队携行。第二日一早,辽军就全部出动,尾行包抄明军而去。
明军不是纯骑兵,还有十二万步兵部队拖慢整体速度,故而辽人追兵虽然后发了一天,也是轻易追了上来。若是耶律休哥想的话,哪怕是在怀仁县城与明军决战都可以做到,不过考虑到怀仁距离大同府才**十里,大同城内留守的十万明军守军可以急行军赶来助战,而且数十万人的大决战一天肯定打不完,所以耶律休哥又把分兵的明军放远了一程,只骚扰不决战,以消耗明军物资和时间为主。到了明军主力结阵回撤的第三日上,46万辽军才在马邑东北、怀仁西南的草原荒野上把20万明军团团包围,发生了大决战。
非洲马瘟在辽军当中,也得到了又三天的酝酿时间,距离最早一批病马染病至今,已经过了十八天,首批症状显现也已经有了五天。46万大军中,总计原本有马七八十万匹,如今得病而死的马匹,至今也积攒了三千多匹的量了,全靠辽人大量一人双马的部队,才通过调剂没有导致战斗部队减员。不过这个问题也已经导致了高层将领对时疫的注意,只可惜无法可施,只能指望不要影响决战。
而且马瘟这种东西,在潜伏期也是有传染性的。就好像没有爆发艾滋病症状的hiv阳性携带者,照样可以把hiv传染给别人一样。等到症状爆发的时候,传染已经散播到很深入的程度了。后面的问题,只是在四十天的持续致死期内马匹死得早死的晚的问题,而且那个四十天内死亡还是后世医学实验中对马匹静养治疗的致死期――如果马匹在发病状态下持续带病剧烈运动,这个致死期还会极限加快。就好像人类的重度肺炎、肺结核病人,如果被逼着天天长跑,肯定死的超快。
……
马邑县东北,一望无际的草原,46万皮室军、五院军、还有捧日军等汉奸骑军。利用大纵深的迂回,把20万明军团团围困起来。明军以步军结成一个个空心大阵把住外围,十文字枪与燧发火枪交替间杂摆出刺猬一般的架势。五百人一个指挥使为单位,结成空心方阵以菱形大布局布了三层;内部中军则是层层线列阵型,以更加密实的架势结成大阵――
外头的三层交错空心方阵连同其间空当,至少可以有总计四五百步的纵深,这样一来,就算辽人有拿着从宋人那里弄来的可以改为骑兵炮的轻炮,也不可能射到明军中军这般纵深,所以中军排的层次密实一些,就不存在被炮火密集杀伤的可能性了,同时更厚实的阵势也可以让中军更加稳固,算是一种因地制宜的优秀战术。至于明军的骑兵,则被大阵掩蔽起来藏在中军最深处,显然是要到了紧急时刻才从大阵甬道之间穿梭杀出,作为预备队。
当然了,这种战术在欧洲战史上不曾出现过,只不过那不是因为这种战术不够先进,而是因为欧洲在排队枪毙时代的决战,很少有一个战场上双方各自几十万人规模的大战,要想铺出如此纵深,当然规模上无法做到,哪怕威灵顿面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