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国对抗?
只可惜,齐国并没有这么做。
反而是在华夏的最西方,秦国所推行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制度最终让秦国实现了人才的不断涌现,埋葬了东方六国。
想到这里,李建不由发出感慨。
“自行束脩以上,无未尝无悔焉。有教无类,善哉斯言!”
这声感慨,被几名经过影壁的士子所闻。
一名士子停下脚步,沉声道:
“这位兄台所言,恕在下不敢苟同。”
“有教无类,看似大仁大善,实则不然。”
“世人有愚笨者,有平庸者,有聪慧者,有生而知之者。”
“愚笨者无教导之可能,平庸者可教亦可不教,聪慧者可选而教之,生而知之者可为人师。”
“如此,知识得以传承,方是教育之上上策。”
李建闻声转头,发现是一名年轻方脸,倒八眉头,头戴儒冠身着儒袍的士子所言。
李建不由好奇,道:
“看阁下乃是儒家士子,竟对夫子之言如此批判,实在令我不解。”
士子昂然道:
“夫子虽为天下圣人,但其所言所行,亦不乏弊端,故不得为君王之用。”
“我儒家若是想要真正经世致用,当改革夫子、孟子之言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可真正大行于世。”
李建拱手道:
“请问阁下姓名,师承何人?”
士子拱手还礼:
“在下韩非,我师乃学宫大祭酒荀况是也。”
李建闻言愕然。
走个大门都能碰到韩非?
一旁田单表情一动,开口笑道:
“原来是荀子门下高徒,老夫田单,和李大夫此番前来正好想要拜会令师。”
田单话音落下,韩非等几名士人表情顿时震动。
“都平君田单?”
齐国之中,田单绝对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震惊过后,韩非将目光投向李建:
“原来阁下便是让信陵君颜面扫地,三斥都平君,揭露楼昌投毒案真相的李建大夫。”
几名士人闻言,也将目光转来,眼神开始炽热。
“李建大夫乃是我辈年轻一代的楷模啊。”
“没想到今日能在此见到李建大夫,不知大夫暂住何处,可有时间接受我等拜访?”
李建含笑点头,一一回应,态度和蔼。
韩非在一旁静静看着,等到李建应付完之后,才道:
“两位请随我来,我这便带两位去见我家恩师。”
稷下学宫虽然有个“宫”字,但一路走来,李建发现这里面的房屋陈设只能算是普通水平,和豪华沾不上边。
当然也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这里曲径通幽花香飘散,树影错落斑驳有致,再加上读书之声阵阵,行走其中都能让人不由自主的心生愉悦之感。
“在这般地方求学,也是人生乐事了。”田单发出感慨。
韩非笑了笑,不无好奇的看着李建:
“不知李大夫缘何离开赵国来此?”
能看得出来,韩非对李建的兴趣比对田单的兴趣更大一些。
李建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