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这也意味着荀况从稷下学宫大祭酒的位置,被赶下了足足三次!
这位名满天下的老学者,如此自傲,又怎么可能不对这三起三落的经历耿耿于怀呢?
这就很好。
有干劲,才能干好工作嘛!
李建露出笑容,道:
“名家的公孙龙,多少也算是有些名气,应该可以作为名师吧?”
荀况微微点头,道:
“公孙龙此人,学问偏于诡辩,为主流所不喜,但若是作为老师,确实并无问题。”
“然而公孙龙的名气毕竟只是局限于赵国之中,想要学宫打响名号,还是需要更有名望之人加盟才行。”
李建眨了眨眼睛,笑道:
“看样子,荀卿已经有了人选?”
荀况点头,正色道:
“正是如此,只是想要说服此人,恐怕颇为不易。”
李建了然道:
“所以这就是需要用我的时候了。敢问荀卿,此人究竟是谁,身处何处?”
荀况摸着胡须,道:
“此人现在就在邯郸大牢之中,名为——邹衍。”
李建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邹衍?原来是他。”
邹衍是谁?
诸子百家之中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思想有五行学说,五德终始说,大九州说等等。
其中的“五德终始说”更是被秦始皇所采纳,为秦朝取代周王朝提供了思想上的武器。
后来汉朝刘邦取代了秦朝,同样也采用了五德终始说的说法。
历代王朝更替,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这一说法的影响,不可谓不有名。
多年前,邹衍也曾经在齐国稷下学宫之中任教,后来被排挤离开,前往燕国。
据史书记载,邹衍到燕国时,燕国最有名的贤君燕昭王亲自抱着扫帚为他扫地,怕尘埃落到他身上。
值得一提的是,邹衍去燕国的时候曾经路过赵国,和李建荀况刚刚提到了公孙龙见了一面。
邹衍仅仅三言两语就把公孙龙驳得哑口无言,也让名家在和阴阳家的较量中输得一败涂地。
邹衍入燕为臣,一干就是多年。燕昭王时期被重用,但燕惠王时就被下狱,其后虽被释放,却已经是燕国政坛的边缘人。
燕国被灭,邹衍也就成为了俘虏。
由于邹衍名气极大,时任赵国统帅都平君田单就将邹衍带回了邯郸,作为胜利献礼的一部分。
李建有些疑惑:
“那他怎么还在大牢之中呢?”
荀况叹了一口气: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邹衍是齐国人,在燕国灭亡之后,自然就想要回归齐国。
但对赵国方面来说,这种有名的学者大能,肯定是纳为己用最好。
邹衍多次拒绝了赵国方面的招揽,但赵国又不想放他走。
所以邹衍就一直待在大牢之中好几个月,直到今日。
李建沉吟道:
“邹衍此人,我也不是很了解。”
“若是大王给邹衍封一个上大夫,荀卿觉得可以说服邹衍吗?”
加官进爵,是拉拢别人最简单直接的做法。
荀况摇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