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作为一部电影的创造者和领导者,因为对电影有着自己需要表达的东西,不愿意交由专业剪辑师去剪辑。从市场角度来说,这是一件很不合理的事情。
当然,这一切在许敬这里并不存在合理不合理。有着原版影片作为模板,许敬不需要如其他导演一样,在数千个镜头中寻找需要的镜头和最理想的剪辑点,然后反复斟酌如何衔接。许敬很明白自己需要的是哪些镜头、从哪里剪、如何衔接整个故事,整个剪辑工作只花了不到三天便剪出了所需要的最终版本。
整个后期制作并非全部自己完成,后期制作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用到的背景音乐许敬早在拍摄时期便以利用晚上时间作好、准备了曲子,交由赵小军去聘请交响乐团配乐。
《这个杀手不太冷》这部电影虽然不是音乐剧,但是它的背景音乐却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影片中反派史丹行凶的经典片段。
史丹在行凶的时候完全是踩着音乐的节奏杀人的,他在杀人前幻想自己正在听贝多芬交响乐,甚至还在行凶前先对受害人发表一番关于音乐选择的高论。
史丹说“我喜欢暴风雨来临前片刻的宁静。”,他把自己带入了这种杀人节奏,恐惧,紧张反而让他神经异常的兴奋,异乎寻常的癫狂。他掌握着这个节奏,在节奏的高潮,也是自己的兴奋点,开枪,开枪,再开枪,他享受着这屠杀的过程,心里上获得了极大地满足,个人情感可以尽情的宣泄。
那场戏的配乐是What’s Happening Out There?曲调就像一个人被突如其来的东西深深吸引住,在好奇心的趋势下,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去发现那里发生了什么。然后发现了,好奇心没有了,那种新鲜刺激的感觉享受了,乐调缓和下来,变得沉闷起来。
音乐很符合这场戏,符合史丹心理变化。视角的来回切换,与节奏一致,整段戏看起来很连贯,一气呵成,甚至有些身临其境的感觉,史丹个性也更加明显。
电影的配音许敬想的是制作两个版本,一个港版配音,一个国际版配音。
港版自然是打算在香江本地发行的版本了,是全片粤语配音。影片在拍摄过程中大多数是现场同期录音的,也就是在拍摄电影画面的同时进行录音的录音方式,这种录音方式比后期录音要自然、逼真。
当然,同期录音方式对拍摄的环境要求比较高,因为许多拍摄现场会非常吵杂,比如街道吵闹声、摄影机轨道噪声等。不过《杀手》这部影片大多数都是室内戏,而且有着大量固定镜头,无需用到摄影机轨道等,可以说非常适合同期录音。
国际版本是为了在香江地区以外地区发行的。国际版配音并非全国语,而是国语、粤语都有。粤语对话配音自然是主角与反派以及其他人物之间的对话,而麦可和米卡之间的对话则是国语。这般设置主要是考虑到影片两个主角身份的原因。
原版《杀手》里故事发生地是纽约,男主角里昂的身份是意大利裔杀手。而许敬版的故事里男主角麦可的身份是来自台岛,没有设置为内地是因为电影里交代麦可初恋死于自己的显赫家族,这不太符合内地国情。
而米卡一家的身份背景则是设置为内地移民,当然,她后母是想将本地人。这样的设置更符合米卡那种早熟、逃学、叛逆的问题少女人设。并非是说来自内地的少女都是问题少女,而是香江这个地方排外性很强,尤其是对内地人歧视尤重,这导致内地人很难融入香江。周小迅初来香江时候入学不到一周就因为在学校受到歧视而逃学正是和影片中米卡的真实写照。
事实上这部电影不仅仅在配音上制作两个版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