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八章,宝贝上学(2 / 2)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早饭后的梁宝贝换上娇黄色的薄袄子,上面是母亲绣的大朵牡丹花,扎着七彩色的头绳。

刚刚两周岁,不敢给她用首饰,衣服上除去一把简单的金锁,也不敢给她佩珠宝。

怕她揪住吞肚子里。

梁仁煞费苦心打造金锁,上面有各色的宝石,伯夫人看到的除去珍贵,就只有不够安全。

小孩子见到晶亮的东西会喜欢,小胖手抓抓抓的,万一抓下来几颗往嘴里一放这场景实在吓人。

梁仁他想不到这里。

梁宝贝仿佛知道今天是个好日子,倘若她是个男孩子,开蒙上学的第一天,可以算正式进入前程路上的第一步,这该有多么重要。

她是个姑娘,可是对于母亲、父亲、姨娘来说,也是她的大日子。

斜背着大红色的小书包,包里鼓囊囊装的不是书,一小包子轻巧的好吃点心,梁宝贝的脸上就带着憋不住的笑,胖脸儿挤出皱褶来,到母亲的面前辞行。

“宝贝念书去了。”

承平伯夫人激动的拿个帕子擦眼泪,她是一定要送的,牵着这小小的人儿,带着秦氏、罗氏二位老姨娘,再加上房里丫头们,簇拥着出来。

二门那里,十八个外姓舅奶奶加上小罗氏舅奶奶,十九个舅奶奶里四个挺着大肚子,离生不远,又送宝贝又权当遛弯儿。

梁宝贝很开心。

外书房离二门很近,院落外面种满各色花树,早开的桃花有的打出骨朵,树下站着曾蔷薇、马玫瑰、杜牡丹等小玩伴,她们也都斜背着小书包,包里也是吃的玩的,软软的喊:“宝贝,上学了。”

“我来了。”

梁宝贝开开心心的,带着她的一堆小丫头,及陪伴的家人孩子上前。

章乐瑜来的早,跑来伯府用的早饭,让学生们坐下点点人数儿,三十六个人,倒是个不错的数字。

章先生教起书来,孩子们整齐的小嗓音传出来:“孔融让梨品德好,东郭先生不能学,嫦娥奔月是传说,女娲娘娘去补天。”

两岁的孩子念书?

在这样的朝代放在谁家也不敢想,纵然想到也认为是个笑话。

可是伯夫人敢想也敢做,否则她也不可能拿到西咸的盐矿。

有梁仁配合,章乐瑜出现,特意给孩子们编一套课程。

念了几遍后,孩子们会坐不住的,她们要四散着跑开寻找可玩的,这里摆放的也有玩具,章乐瑜并不禁止她们玩乐的天性,本来这些还是孩子。

章乐瑜带着她们一起玩,几个孩子当梨子,几个孩子当孔家兄弟。

“为什么拿小的?”

“因为我要让梨啊。”

“为什么要让梨呢?”

“因为我品德好啊”

“因为我是个好孩子。”

“因为我疼母亲,母亲也疼我”

三十个孩子和小丫头,给出不同的答案,章乐瑜一一删除回答粗糙,留下相对正确又好听的理由。

中午,梁宝贝背着她空了的书包回来,用母亲姨娘一起吃饭,把一盘子肉推给秦氏:“宝贝让肉,姨娘吃肉肉。”

把家里园子新摘的油焖笋推到母亲面前,推的太用力,洒一桌子油汤水。

“宝贝让笋,娘爱吃笋。”

又完整的说出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成功引出承平伯夫人和秦氏的一堆眼泪:“呜呜,宝贝会念书了。”

先生功不可没,伯夫人这就让人送东西给章先生,章乐瑜午饭也在这里吃,还在教书的那个院子里呢。

午饭刚送来,章乐瑜招呼着对面的一个老先生,这位是伯夫人亲自到学里请来的先生,章乐瑜教书的时候,他在隔壁房间坐着吃茶看书,或者在院子里散步。

章乐瑜是个官身,他不能来教书的时候,还是原来这位先生教。

倘若不是章乐瑜前来,老先生可能会不高兴,毕竟先请的是他,而童子开蒙相当重要,请完张三又请王二,这岂非不相信先请的张三?

见到是章乐瑜,这位以前在南兴就有名气,是晋王殿下最器重的幕僚,而且这位胆量之大是全国文人居首,无人不佩服他敢上金殿咆哮大骂。

老先生从请来章乐瑜这件事情里看到承平伯府向宝贝姑娘的重视,这里有殿下的重视吗?

有吗?

不可能存在。

承平伯夫人是个寡妇,外面还有她和殿下的闲话一直传到京里,这位老先生为人持重,他不会随意说话败坏伯夫人的名声。

章乐瑜也想到这点,他留下来和这位姓杨的老先生说话,为的就是做个解释。

他说的也是实情:“承平伯在世的时候,我和他多次把酒言欢,伯夫人为抱养孩子受远亲欺负,这南兴也无人不知,总算抱到一个趁心的姑娘,我想和伯爷以前的情分,我毛遂自荐,并非和你老人家抢差使,我不是天天在这里,我不在的时候,宝贝姑娘念书还只能多多仰仗杨先生。”

杨先生释然,也觉得这个解释让他面上光彩恢复,他也拿出谦虚大度:“夫人请我时,说实话我不知道这两岁的孩子可怎么教,看你一上午带着她们玩乐,我也明白了。”

杨先生乐呵呵道:“你不在的时候,我就这么着教。”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