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正文 第十九章 仗义助人 (1/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经历了三天的跋涉,李云终于来到了南阳郡城。还未走到近前,一股恢弘的气势扑面而来。巍峨高大的城墙,宽阔的护城河,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更显雄壮威严。历经一百多年的建设修缮,南阳城已经成为一座名闻四方的大城。只见路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书院并不在城里,而是在城西的云麓山上,离城有二十里的距离。李云决定先不去书院,先去南阳城里看看。他跟随着人流,经过护城河上的吊桥,朝着北门走去。城门口有守卫的士兵,警惕地观察着行人,看到有满载货物的商人车辆,就拦在一旁,由边上的收税官收税。有一些挎着篮子到城里卖鸡蛋的农妇,也被从篮子里拿出几个鸡蛋。看到有衣服破旧的农夫农妇哀求少收点东西,被士兵呵斥。斥骂声与哀求声,似乎和这恢弘的城池很不协调,让这高大的城墙蒙上了一层阴影。李云不由感叹,“真是雁过拔毛啊,不知何时才能让这些农民免税卖点自己省下的东西!”

士兵看李云像是个书生,倒也没有为难,挥挥手就让他进城了。走进城来,城市的喧嚣气息使它像是和外面是两个世界。李云仔细观察城门里不远处一块城市布局图,只见整个城市为长方形,东西略长。道路整体划一,布局严谨。官署、神庙、官学、军营、东市、西市、客栈区、瓦肆区、居民区分布井然有序,层次分明。

天色已晚,李云先去客栈区寻了一家最偏僻便宜的旅店住下。这里的住客基本上都是赶车的脚夫、跑单帮生意的等下层社会人员,最便宜的是十几个住的大屋子,里面声音噪杂,气味难闻。最上好的单间也是空间狭小,设施简陋。李云身上也带了上百两银子,就选了个单间。安顿之后洗完澡换好衣服,总算稍解身体的疲乏。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云决定去街上逛逛。就这么一路走着,中午来到瓦肆区,看到一家茶馆,心里一动,这里可是打听各种消息的好地方,就走了进去。寻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来,点了一壶茶和两份零食,就听人议论起来。李云正听的有趣,有四个读书人模样的青年走了进来,在李云边上的一张桌子那里坐了下来。

其中一人似乎略带炫耀地说:“今天我请客,过几天小弟就不能和大家长聚了!”其他人忙问:“梁兄有什么喜事,要出远门吗?”这姓梁的青年说:“不算远门,我已经被思圣书院录取了,过段时间开学,我要搬到书院住,和兄弟们无法经常相聚了!”

其他人一听,都很羡慕,忙向他道贺。其中一人问道:“我们也想去,没有被录取。不知梁兄是如何做到的?”梁姓青年得意地说:“我堂兄是书院学生,他向导师推荐了我,导师考察了我一番,对我比较满意,就用导师推荐名额推荐我入学了。”

其中一人落寞地说:“梁兄好了,此后学有所成,飞黄腾达指日可待!我们就惨了,只能先在官学混着!没有前途!”

“是啊!”其中一人说道:“这官学本有官府支持,应该是最好的,可惜现在朝政腐败,经费日渐减少,老师大量流失,学生毕业也不像以前能推荐到官府做官,学生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官学就要关门了!”另一人说道:“国家兴则教育兴,现在国家这样的状态,官学怎么能发展起来?我们还是另想出路吧!”

众人感叹了一番,一人问道:“梁兄,你马上入学了,堂兄又在书院读书,应该知道一点书院的情况,也给我们说说!”其他人都催促梁姓青年快说。

看众人热切的样子,那梁姓青年似乎得到了很大的心理满足,喝了一口茶,说道:“说起这思圣书院的来历,和这官学的衰落还真有点关系。正是因为官学衰落,大量学生无书可读,思圣书院才乘时兴起!”

“十五年前,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