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七十二章 君臣赌局 (2/4)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夷洲岛占为己有。”

日本人要抢占台湾之事,茅庚以为这也不完全算杜撰,它今日没这个想法,但几百年之后不但有想法还有行动,所以说这话时,茅庚显得心安理得。

赵惇对两位老臣畏首畏尾也很是不耐,如今复又听茅庚如此一说,夷洲岛放在那里就算大宋不占,也不能让别人抢占,何况只须一万把人马就能取了此岛,那岂有礼让之理!

赵惇对赵昚施礼道:

“儿臣请父皇准茅庚所请,儿臣愿意领兵一万,去取了此岛。”

周必大心中是赞成占领夷洲的,如果在自己当左丞相任上能够占取夷洲,那也是足慰平生的功德,此时正是表明态度的时候,于是及时发言道:

“启禀官家,老臣以为夷洲当取,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我大宋军兵几十年不动干戈,不妨便以取夷洲作为实战练兵,也好为日后北伐预作准备。只是老臣以为,料敌从宽,须得预备两万兵马和百万钱,才能进兵夷洲。至于太子殿下要带兵出征,老臣以为区区一个夷洲岛,无须太子殿下履险。”

周必大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北伐梦,从他与主战派的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相交甚笃,就可见一斑。

茅庚一看周必大极力赞成,心下顿时一宽,但又担心赵昚不舍得拿出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内帑,便忙不迭说道:

“启禀官家,或许还要不了一百万钱。小子敢说,就算是花费一百万贯钱,以夷洲的产出,五年之后也能连本带息还给官家。”

赵昚听了茅庚此言,心中不禁大乐,自己这些年积攒了五百多万贯钱,花一百万贯能将一个超过琼洲岛的夷洲攻取下来,当然是一件划算的事情,开疆拓土的功业对任何皇帝都是莫大的诱惑,赵昚也不能免俗。

而且周必大所言十分有道理,大宋的军兵多年不动刀兵,也该是用实战来检验一番的时候了。以大宋的实力,贸然北伐的风险太大,但欺负一下蛮族还是有把握的。

不过赵昚转起了另外的心思,刚才赵惇请求带兵出征,倒是让赵昚想到了孙子赵抦。赵抦是赵恺之子,说起来赵恺还是赵惇之兄,但赵眘在赵恺和赵惇之间比较了一番之后,并未遵循立储立长的原则。本应立为太子的赵恺被赵惇取代,结果是作为弟弟的赵惇当了太子,赵恺只是封了一个王了事。

事后证明选择赵惇做太子是对的,因为赵恺八年前三十五岁就不幸英年早逝。但赵恺的儿子赵抦从小就极为聪明,在赵眘眼中赵抦比起赵惇来显然更具备君王的才能,因此赵昚好几次想废了赵惇,而将皇位传给赵抦。但是在易储问题上,太上皇和一干臣子都反对,如今太上皇已甍,但几番试探下来,臣子们依然还是不肯通融,这让赵昚很不称心。

早年北伐失败,一辈子苦心经营依然还看不到北伐成功的希望,晚年又在易储之事上受阻,赵昚难免有些心灰意冷。偏偏这时候金世宗死了,接班的是金世宗的孙子,是那个乳臭未干的完颜璟,可恨的是自己还得屈尊称完颜璟为叔叔。因而赵昚这些天一直在考虑要不要马上将皇位内禅给赵惇,自己忍不下这口气称呼完颜璟为叔叔,那就让赵惇顶替自己去应付这种大伤颜面的事吧!

但茅庚提出的这个攻取夷洲的计划,让赵昚觉得还有搏一搏的机会,赵昚虽然没有贸然决定立即攻取夷洲,但他心目中已经有了为赵抦争取最后机会的打算。赵昚心目中领兵出征台湾的最合适人选,在这一刻已经钦定为赵抦,赵眘觉得要是赵抦有了开疆拓土之功,也许群臣就能接受由赵抦来接班即位。

赵昚如此一想,顿感心中舒畅,于是便有心让今日廷对变得轻松一些,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