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十四章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剩下的肉皮我本来想扔的,可贞儿不让,用水煮了放了些花椒和酒,煮烂了就在那凝成了冻,今儿包饺子时,让每个饺子里放点肉冻进去,别说这滋味鲜美不说,还有汁液在里面,真是不错啊!我寻思着,咱这辣酱也卖的差不多了,开春也没啥卖的,不行我就卖这饺子,或者包子也行,哥,你看可好?”

许怀安看了看女儿,摸摸她的头,叹息道:“这闺女啊,太过聪明,我们家如今这日子真是全仗着这孩子了。”

杜氏还没怎样,杜大壮倒是咧着大嘴笑了:“是啊,我们那个妆盒也是多亏了贞儿的主意,我这外甥女啊,真是聪明能干,我看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姐都比不上,等贞儿大了,出嫁时舅舅必须好好给你预备一份嫁妆才是。”

杜石头眉心微蹙,贞儿大了?他抬头看看对面坐着的小姑娘,利索的梳着双丫髻,穿着簇新的红色小袄,脑袋上带了红色的绒花,粉嫩的小脸上一双晶亮的杏眼,鼻梁挺秀,粉红的小嘴抿着,看上去精巧秀气,像年画里画的小姑娘一般好看,她长大了会是什么样子呢?

贞娘倒真没想过要让她娘做这个营生,当时只是单纯的不想浪费了肉皮,琢磨着放在肉馅里,滑嫩好吃,没想到,杜氏这么有从商的头脑,她的脑袋也转悠了一下,想起当初在林府时,镇江人爱吃的水晶汤包,用一只只的小笼子装起来,一笼只得三只,柔软透明的皮子里能看见晃动的汤汁,咸中带了点甜,肉馅还十分滑嫩爽口,是当地出名的点心。

贞娘兴奋的道:“娘,我有个主意,咱们做水晶汤包卖好不好?”

一家人一愣,然后贞娘就比划着给他们讲这水晶汤包的妙处,听得大家都一愣一愣的,许怀安眉心微蹙,当年姑姑嫁的那户人家就是祖籍镇江的,许是姑姑在梦里告诉她的,他不敢问,杜氏见了丈夫的脸色也明白过来了,心里暗叹,也有些感激,这姑姑死了也不忘帮着侄子一家,老天保佑下辈子姑姑能托生个好人家吧。

杜大壮是个粗人,但毕竟走南闯北见过世面,听了挠挠脑袋道:“这个玩意好像是南边的吧?你这丫头打小也没出过门咋知道这么多呢?”

贞娘笑道:“舅舅,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你懂不懂?这都是我爹那些杂记上面提的。”

杜大壮一向认为读书人最了不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道啥都不稀奇,马上就认为外甥女说的是理所应当的,立刻表示赞同:“好啊,这笼子”

“那叫蒸笼”

“哦,那种小蒸笼你划出尺寸来,我给你们做”

一家人的年夜饭不仅吃的团圆,还吃出了来年的新营生,几个人讨论了一下这水晶汤包的成本和价钱,顺义镇是个大镇,老百姓的生活虽比不得京城,也算富足,一笼汤包定价五文钱,自家能赚两文,辣汤的买卖还可以继续,不过里面可以加点面片,即填饱肚子,又暖和,一举两得,定价三文钱,即便是那些苦哈哈的卖苦力之人也是吃得起的。

杜大壮已经跟隔壁的那家茶铺子谈妥了,过完年就将隔壁的铺子盘下来,扩大经营,老铺子这面就交给妹妹杜氏,屋子里加上几张桌子和凳子,就是一个小店,来买的人多了,还可以坐在这里吃了再走,铺子的没有租金,这是杜大壮自己的,杜氏无论如何不肯占哥哥这么大的便宜,坚持一定要给租金,最后租金定在每年三两。

正月十五前,杜氏和许贞娘就在家里实验这水晶汤包的制法,全用面分是不行的,做出来就是死面饺子,不好看,贞娘想起来应该用淀粉,就是不知道比例,娘两个就在厨房里实验了几次,终于发现要七分淀粉三分面粉才能做出透明柔软又有嚼头的面皮,馅料上,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