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望,仍只能见到纷飞的雨丝。
曹纯指着岸旁的渭桥桥墩,道:“并州大人可知这渭桥建于何时?”吴晨摇了摇头。曹纯道:“建于始皇二十七年前后(即公元前220年)。史书载‘于是作信宫于渭南,起桥横贯南北。已而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枢。三十五年,复起阿房。’自此咸阳城就分为渭北和渭南两个城区,出现了史书所载的‘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的盛景。”
那些桥墩隐在河岸旁的长草中,只在眼前一闪而过,吴晨未曾想过这些石头竟已历经数百年的风雨,听曹纯一说,不自禁地遥想起数百年前飞桥横渡渭水南北,渭水两岸宫室林立、楼阁相属、绵亘百里的景象。曹纯续道:“项羽攻占咸阳时,将阿房宫烧毁,渭桥也被焚毁。再建时已是前汉孝惠帝时期。孝武帝元狩年间,对渭桥又进行了修葺,只是到赤眉、绿林之乱时,渭桥又被付之一炬。”叹了一声,说道:“自古流民祸乱之烈,屡见载于史册。”
吴晨听到这里,已知曹纯仍未放弃劝说自己投降曹cao的想法,微微一笑,并不答话。曹纯却不死心,从渭桥再谈到长安城,仍是不脱流民之祸的惨烈。吴晨虽然不说什么,心中却着实佩服曹纯的博学多识。一路有他在旁,倒不显寂寞。
过渭桥之后,一路东行,至晚上戌时时分已到左冯翊郡的下邽县,吴晨下令于河岸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歇脚。第二i辰时启程,至第三i傍晚时分在渭南对面的芮乡弃船登陆北上。行了几i,就有辛毗的部下传来战报,说道匈奴大军沿洛水直下,上郡、北地等地百姓纷纷渡洛西逃,余下的百姓也逃进云阳、衙县等城,如今匈奴正迅速沿洛水南下直扑临晋(今陕西大荔)。吴晨不敢耽搁,转道向临晋而去,半月之后终于抵达临晋城郊。
临晋位于洛河中下游的东岸,始建于chun秋时期,原为义渠戎国大荔的王城。秦厉共公二十七年,秦军攻下大荔王城并将其更名为临晋,寓意秦国东北部疆界由此与晋国相连。chun秋百余年,秦、晋两国在此反复争夺,有汉以来,临晋成为左冯翊郡的郡治所在,为兵家必争之地。吴晨率军到达时,就见人流滚滚,分从四方向临晋汇集。这些分处各地的百姓拖儿抱女,哭天抢地,乱成一片。其时遍布司隶各地的雨已停了多i,土地干燥,在一片混乱中尘土飞扬,临晋城便如裹在一片尘沙之中。众人望见这情势,心中都是骇然,没料到匈奴人来势如此迅疾。
吴晨到来的消息经由分散在各处接引百姓入城的兵士通报后,辛毗和王戗等人迎了出城。将吴晨等人迎到临晋城中的太守府,王戗便简要说了一下匈奴人的动向:“匈奴人吸取前次三路进击被各个击破的教训,这次进犯,就只一路大军。各部落七月下旬在横山附近迅速集结,八月初即南下,之前曾向黄河方向前进了数百里,至八月中旬到西河郡的蔺县附近,突然调转方向,直扑高奴。九月上旬已穿过桥山山脉,突进到衙县一带。按匈奴人进军的速度推算,不i之内就将到达临晋。”
吴晨摊开地图,按王戗所说在地图上描绘匈奴人的进军路线。曹纯惊呼道:“匈奴人来的好快。”辛毗道:“主要是匈奴人这次进军异于往年。往年匈奴人南下,通常各部落会派出各部渠帅四出抢掠,主力向前推进的速度要和四处抢掠的各渠部配合,这次却完全不同。匈奴人自七月集结一路南下,丝毫没有停顿,主力不等四处劫掠的各渠帅汇合,就向南推进。看态势,似乎是想要吞并整个左冯翊。”
吴晨道:“我方的部署呢?”辛毗扫了一眼曹纯,没有接话。吴晨道:“这次匈奴入侵,曹大人也愿尽一份力,不算外人,有什么只管说。”
辛毗道:“匈奴人来的太快,北地郡没有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