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搅。我就不进去了,回头再找龙门前辈请教那幅《黄河奔流图》的真伪。”
谈瀛洲使劲点头:“小事小事,不在话下。”师父说过,这个曹先生修行路上后劲很足,以后的成就半点不输同门师姐裴钱。
谈瀛洲眼角余光发现杵在一旁的郑又乾目不斜视,绷着脸没啥表情,小姑娘这才心里好受点。
告别了二人,曹晴朗独自夜行,却没有直接返回住处,而是原路折返,回到拿云亭,踢了靴子,盘腿而坐。
曹晴朗的道场在绸缪山景星峰,按照曹晴朗的设想,既不应豪奢,也不至于太过简陋,毕竟那些珍本、善本、字画都比较金贵。如此,就必须要有一座专门用来藏书的两层小楼,而文人书斋一般都会有个名号,先前围炉而坐,曹晴朗就请先生帮忙取个名字。先生好像早有腹稿,不假思索就给出了建议:豁然斋。
若是单独将“豁”这个字拎出来,其实不属于“美字”,因为无论是作为动词还是名字,皆寓意不佳,其中就有说是野草和庄稼混长在一起。但是“豁”一旦与“然”字凑堆为邻,意思就一下子截然不同了。比如读书治学一道,豁然意解,仿佛沉疴顿愈。而最常用的豁然开朗,既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视野,也可以说是某种心境。此外,曹晴朗的名字里边本就带个“朗”字。
这么好的书斋名,曹晴朗却从先生眼中看到了一种相当陌生却也不算第一次见到的小心翼翼,那最深处蕴藏着的是愧疚,好像这种寄予厚望就会让先生觉得愧疚。为什么呢?
曹晴朗终于知道某个答案了。当年在家乡藕福地,还不是先生的陈先生送自己去学塾上课的路上,在街巷拐角处停下脚步,几次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沉默,带着自己继续赶路。
先生是过来人,明明知道如何让一个孩子渡过心关,熬过苦难,但是那会儿依旧不敢开口,大概是觉得对一个孩子来说,早早懂得某个哪怕明明极好的道理,是一种残忍。因为当年曹晴朗的祖宅里边住着两个同龄人,所以陈先生不愿意让一个他觉得已经很懂事的可怜孩子去为了一个不懂事的可怜孩子变得更懂事,天底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曹晴朗背靠着亭柱,可惜自己没有随身携带酒水的习惯。
这么好的先生,怎么就被自己找到了呢?
周米粒离开大白鹅的宅子后又悄悄返回,发现好人山主坐在院子里,脚边堆满了长短不一的青竹管。她看出端倪了,知道是好人山主在打造竹箱呢,于是轻声问道:“好人山主,能给我也做一只书箱吗?”
陈平安微笑道:“当然没问题啊。”
当年去大隋山崖书院的游学路上给宝瓶打造的那只竹箱已经太小了。
周米粒说道:“我的可以放在最后做,就用剩余的竹子就行,小小的也没得关系。”
陈平安笑道:“这堆竹子,做三只竹箱,怎么都够了。”
宝瓶、又乾,再加上小米粒的,没任何问题。
崔东山在屋内书桌边嚷嚷道:“先生!”
陈平安头也不抬:“滚。”
崔东山立即笑容灿烂道:“好嘞!”
果然,先生还是跟自己这个得意学生最不见外,天气冷,但是学生心里暖啊。
大师姐、曹师弟,你们挨过先生的骂吗?别说挨骂了,咱可是挨过打的。
大白鹅继续埋头算账,一手提笔书写账目,一手打算盘噼啪作响。
自家青萍剑宗的账簿上边,因为观礼道贺一事,一下子就多出了好几笔谷雨钱。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