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br/> 大泉王朝礼部尚书李锡龄带来八十枚谷雨钱,对于如今捉襟见肘的大泉户部来说,真可谓雪上加霜了。
玉圭宗给了八百枚谷雨钱,财大气粗,不愧是咱们桐叶洲的头把交椅!
姜氏云窟福地的黄鹤矶与砚山,按照往年的入账,抛开成本,平均下来,每年有七八十枚谷雨钱的收益。不多吗?很多了!何况是足足五百年的长远收益。周首席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从不让人失望。
本来崔宗主都想顺应民心,写封密信到蛮荒天下某座渡口,好好劝已经是半个外人的周首席一句:“如果没事就别来青萍剑宗做客了,我们都担心小陌误会。”
现在看来,这封信还是要写的,只是就不写这句话了,伤感情,不合适,而是要多与周首席叙旧,嘘寒问暖一番。落魄山的首席供奉,既然是仙都山的半个外人,那就也是半个自家人嘛,我们青萍剑宗必须欢迎周首席回家。
其实裴钱先前背着师父,已经偷偷将那件咫尺物交给了崔东山,再加上一千枚谷雨钱,算是她借给曹晴朗和青萍剑宗的,不收利息。
崔东山当然不敢收,明摆着要被先生骂的,但是当时看着大师姐的架势,就从不敢收变成了不敢不收。毕竟,被先生当面训几句,总好过被大师姐记账本吧?
他娘的,得找个机会把白玄的那部英雄谱供出去,看能不能让大师姐将自己的全部债务一笔勾销。
老真人梁爽他们几个贵客的贺礼加在一起也不到二十枚谷雨钱,可毕竟是货真价实的谷雨钱哪,如果折算成雪钱,就是好大一堆了。
还有那艘桐荫渡船,这会儿已经停靠在青衫渡,跟风鸢一大一小当邻居呢。
陈平安问道:“大泉王朝六十年内大概能找到几个剑仙坯子?”
崔东山想了想:“桐叶洲的剑道气运实在是让人……一言难尽,按照常理,甲子之内,就算挖地三尺也只能找到两三个。不过今时不同往日,有先生坐镇,再加上大泉姚氏自身就能够吸纳一洲气运,数量大概能翻一番。”
陈平安说道:“大泉也不容易,百废待兴,处处都需要用钱,还要维持与桐叶洲第一王朝地位相符的边军兵力。我们就假设有五名剑修来仙都山修行好了,规矩还是那么个规矩,他们炼剑所消耗的天材地宝,你就打个对折报过去。甲子之后,如果大泉王朝彻底缓过来了,就不用打折了,该多少就多少。”
崔东山嗯了一声:“听先生的。”
蒲山送出的两张地契至少价值五六百枚谷雨钱,其中一座山头早已荒废多年,但是占地广,而且自古就有银矿,要不是属于蒲山云草堂的私人地盘,那个最新恢复国祚的王朝早就吭哧吭哧开山去了。
另外一处飞地因为算不得什么风水宝地,在那场战事中反而得以逃过一劫,当下有几十号流离失所的谱牒修士聚在一起抱团取暖,给天目书院报备过,算是正儿八经开山立派了。初代掌门是个龙门境老修士,因为与蒲山有点香火情,蒲山又是一贯大度的,所以就只是意思意思,收下对方砸锅卖铁凑出来的几枚小暑钱,便将山头租赁出去了,先前种秋说此地能够做金丹地仙的道场,并非溢美之词。
崔东山笑道:“裘供奉好眼力,刚好留下了最值钱的三样龙宫旧藏,否则就不是估价六百枚谷雨钱了,贺礼怎么都能翻一番。”
陈平安忍不住笑骂道:“那是裘嬷嬷留给胡楚菱的,胡楚菱还是你的嫡传弟子,你还有脸说这个?”
他转头望向周米粒:“对吧,小米粒?”
周米粒挠挠脸:“是不太应该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