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三十章 战 术 (4/5)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占据绝对优势,如果避而不战,那无疑是延误战机——这也是兵书上强调的“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後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史记-淮阴侯列传》)

赵军并没有做好迎战的准备,他们没有将数千人的汉军放在眼里。

【韩信】

赵王歇的情报工作做得十分粗糙,连汉军的实际兵力都没有摸准,汉军又岂止数千人,至少数万人以上。

相对而言,韩信的情报工作就做得十分精细,连赵国高层会议的内容都打听得一清二楚。韩信知道赵王歇没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心中高悬的石头安然落地。

这天晚上,远道而来的汉军终于有了可以歇息的地方,那就是在离赵国军营三十里外的河边。大将军韩信选择扎营的这个地方有些奇怪,前方不远处就是赵国的军营,赵军正虎视眈眈的望着这里,而后方则是没有退路的河道,想逃也逃不了。兵书有云,右倍山陵,前左水泽。这种阵型明显是兵书所禁止的,也不知道大将军有没有看过兵书。

次日天刚亮,汉军军营里就开始派发军旗,似乎准备开始战斗,而且大将军韩信还命令他们要将战鼓敲得极度响亮。

震耳欲聋的鼓声伴随着晨曦的阳光,传到赵国军营里,吵醒了正在熟睡的赵王歇。赵王歇看到韩信这个架势,并没有被吓到,反而显得格外兴奋,不由自主的哈哈大笑起来。因为汉军这种战法绝对是死路一条,韩信真的是个不懂得兵法的家伙。

赵王歇命令赵军打开城门,出门迎战,他要将韩信一举击败!

果然,没过多久,汉军就被打得落花流水。汉军节节败退,连军旗和战鼓都丢在一旁,散落一地,再也无法敲出响亮的战斗声。而赵军的士卒个个都露出胜利的笑容,他们都抢着去捡汉军散落下的旗帜和战鼓——因为这是他们立功领赏的凭证。

所谓的汉军也不过如是,韩信还是太年轻了!所有的赵军将士都以为他们已经取得这场战胜的胜利,包括赵王歇。

但是,当赵军准备班师回城的时候,却发现城里插着的汉旗远比他们手中的拿着的要多,多很多——几乎四周都已经插满了汉旗,可能差不多有2000支。难道汉军已经攻破城池了吗?难道汉军已经取得最终的胜利了吗?

原来,当赵国全军出动时,早已埋伏在周围的两千汉军骑兵就攻入了赵国的军营,拔下了赵国的旗帜,并全部换上了汉国的旗帜。而这些都是青年将领韩信的军令!

被困中间的赵军士卒顿时迷失了方向,极度慌张,不仅汉旗不要了,连自己的赵旗也不要了。赵军的阵型开始变得涣散,而刚刚还在逃命的汉军此时开始折路返回,重新杀回战场——似乎已经完全变了个模样。而这些都是青年将领韩信的计谋,这也是兵书上所说“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史记-淮阴侯列传》)

这一战术似曾相识,没错,霸王项羽曾在钜鹿之战上使用过。可以说,这是非常惊险的战术,也就只有像项羽、韩信他们这种不怕死的年轻人才敢用,像王翦那样稳健的老将军就不太可能用。他们也因此一战成名,项羽的破釜沉舟和韩信的背水一战,历来是兵家所乐道的经典案例。

最终,赵国全军覆没,赵王歇和广武君李左车被俘虏。

【李左车】

李左车被捆绑成粽子模样,押赴大将军韩信的帐营里。作为一代名将之后,他并不惧怕死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