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蜀州大学校园的喧嚣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隔音幕布阻隔在蓝湾苑17A之外。巨大的监控屏幕上分割着数十个画面:荒凉的“铁幕”入口伪装区死寂如坟;大学校园几个关键节点人流熙攘却模糊不清;城市地图上几个闪烁的红点标志着“火种”小组隐蔽的移动轨迹。空气净化器的低鸣成了唯一的背景音。
王飞翔站在屏幕前,背影绷得笔直,像一块被投入滚烫岩浆却拒绝融化的磐石。制式作战背心的硬质材料勒着他壮实的肌肉线条,宽厚的肩膀下积蓄着风暴般的压力。成为蜀中临时最高执行官“磐石”的头衔如同烙铁烫在肩膀上,带来权力的瞬间也带来了沉入深渊的重量——整个蜀中EDC分部连同几十张鲜活的面孔,无声地化作了废墟里凝固的血与尘埃。总部的冷漠授权更像是对这坟场的封印仪式,把看守腐烂核心的重担压在了他和他仅剩的兄弟们身上。
裴凡生坐在侧面的工作站前,屏幕上不再是复杂的地质模型,而是一串串急速滚动的代码。他穿着惯常的浅灰色衬衫,袖口一丝不苟地挽起,露出的手腕在键盘上翻飞时显出一种近乎机械的精准。无框眼镜后的目光锐利而疲惫,像一把被反复打磨后更显锋薄的手术刀。他刚刚完成了对摧毁蜀中分部现场残留能量谱的逆向解析,一串异常稳定的伴随调制信号残留在屏幕上,如同凶手无意间留下的独特指纹。
“有结果了?”王飞翔的声音像砂纸摩擦过铁皮。
“嗯。”裴凡生没抬头,手指敲下一个键。屏幕中心弹出一个对比窗口,左半区是分部废墟里提取的粒子束伴随信号衰减包络,右半区是他刚刚建立的数学模拟模型。“信号核心编码机制……太完美了,完美得不像是武器。”他指着模型参数,“能量束本身是毁灭性的暴力,但这个嵌入的调制信号却像一道精密的数学锁钥,稳定维持着粒子流的定向解离状态,确保每一焦耳的能量都被榨干到极致。我查阅了EDC武器库所有的备案和机密研究,‘零号项目’也没有这种级别的能量约束效率报告。”
“指向不明势力?”王飞翔走近两步,死死盯着那精密的模型轮廓。
“不止。”裴凡生调出另一份档案,界面弹出醒目的暗红色“SOVIET ARCHIVE - CLASSIFIED B (EDC-INTERNAL ONLY)”标记。一张黑白扫描图显示着巨大钻探井架的轮廓。“科拉超深井工程,EDC前身‘联合观测站’在1985年前后的部分解密报告。记载说在钻穿约11500米地质层时遭遇‘强能量湍流’,导致多起脑损伤和诡异事故。事故分析专家组留下一份未被证实的理论推测报告。”
他放大报告中的一页,发黄的纸张上是手绘的湍流能量模拟图。“他们设想,当时地质钻头偶然切入了一个瞬态的‘引力畸变窗’,井下的物质在强大引力梯度撕扯下进入一种介乎于空间裂缝边缘的混沌状态,常规物质结构会在这种状态下呈现链式解离效应。专家认为这可能是部分仪器熔毁和人员脑损伤的原因——能量穿透了物理防护和生物屏障。”
裴凡生的手指在两份图像之间划动。一份是近四十年前苏联事故的理论构想图,结构模糊而抽象;另一份是几小时前从死亡现场提取的精妙绝伦的数学信号轮廓。
“核心思路完全一致——利用某种方式制造或打开一个微观层面的‘不稳定状态’,让能量或物质在其内部自行瓦解。科拉事故中的空间湍流是无意触发的灾难性自然现象。而摧毁我们分部的……”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洞悉黑暗真相的寒意,“有人掌握了它的精髓,并将其提升、固化为可控的武器技术——一种基于地渊深处自然律的……杀人工具。”
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