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四六一章 变动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  众人聊了一会,李爱国将茶几上的一份资料递给舒城,道:“小舒,你看看这个资料。”

舒城一愣,伸手接了过来,其实他早就关注了这份资料,只是他们没提,舒城也不好说想看。

“这是爱国从总公司那边拿过来的,说是一份初稿,小舒你看看,谈谈你的看法。”李国庆道。

舒城望了李国庆一眼,只是点点头,并没有说话。

只见这份资料的封面,写着公司运营模式改革(初稿),在封面下面的落款上,还写着总公司的名字。

显然,这份材料暂时还只是在总公司内部流传,而且还只是一份初稿,供大家参考探讨。

毕竟李爱国也是总公司的一名成员,能弄到这份材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舒城沉思片刻,便知道今晚请自己来吃饭的目的了。

此前,李逸风和自己探讨局公司运营模式改革的时候,舒城曾说了一些关于局公司运营模式改革的若干意见,而这些意见,很多都和付中华讲过了,搞不好这份改革资料里面,就有部分是舒城的观点。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今天李国庆才专门让李逸风去机场,将舒城接到家里来,吃顿便饭。

随后,舒城打开这份资料,开始看大纲,随后大致的浏览一下资料的内容,毕竟时间有限,不可能让舒城仔细的看这份企业改革的资料。

大约五分钟,舒城便翻阅完了,对资料中的内容,也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其中有七成内容,和舒城当时与付中华讨论的基本一致,还有三成内容,有所改动。

其中给舒城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舒城之前提及的,用一个标段指挥部来做试验,而非用一个项目部来做试验。

材料中,阐述了用项目部做试验和用施工指挥部做试验的不同之处,还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性的对比。

可以说,这一点完全就是按照舒城之前的建议来写的,之前李国庆上报的材料,是以项目部为试验对象,进行试验,这一方面的内容,显然被付中华进行了改动。

还有就是在资料中,没有任何关于农民工这方面的内容,像之前舒城说的,让农民工成为外聘人员,和项目部普通员工享有同等待遇,这一点在资料中没有提及。

很明显,上层领导看问题的角度和舒城有很大不同,考虑的东西也不同,很清楚如果真这样实行下去,对施工指挥部资金方面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所以总公司干脆省略了这部分内容。

或者说,总公司那边,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这方面的事情,他们考虑的范围,还没达到这么细,只是形成了一个大的轮廓,至于细部内容,最终让每一个局公司去定。

至于往后这种运营模式下,如何进行变革,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的目的,是这种运营模式,能不能进行下去,有没有试验的必要性。

而且对于选择这种运营模式的项目经理,要求也提升了,需要之前管理的项目,不能有亏损出现,不然接这方面的工程也有限制。

比如一个干了好几年项目经理的人,经手的项目都没有亏损,那么局公司有活下来之后,有优先选择的权利。

同时,对于给局公司提供的保证金也做了调整,都是根据前期施工的项目部,是否有亏损而定,前期施工项目亏损越大,给局公司缴纳的保证金就越多,接的项目反而越差。

这也是为了防止这类项目经理,胡乱接活,最重要的是,按照这种规定,会淘汰一大批管理不当导致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